河南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种植类基础课试题卷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植物生产与环境1-30;农业生物技术31-55。每小题2分,共11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与细胞内物质运输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
A.内质网
B.核糖体
C.高尔基体
D.细胞核
2.次生壁中加入了一些脂类化合物,可减少水分的散失,则细胞壁发生了
A.角质化
B.木质化
C.木栓化
D.矿质化
3.叶内含叶绿体的薄壁组织属于
A.保护组织
B.机械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
4. 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有机物质。
A.导管
B.管胞
C.伴胞
D.树脂道
5.植物根尖 细胞体积小、壁薄、质浓、核大,具有强烈的分生能力。
A.根冠
B.根毛区
C.伸长区
D.分生区
6.根主要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是
A.初生木质部 C.次生木质部
B.初生韧皮部 D.次生韧皮部
7.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自内向外分为
A.皮层、微管柱、表皮 C.中柱、皮层、表皮
B.表皮、中柱、皮层 D.微管柱、皮层、表皮
8. 为花粉粒的发育提供营养。
A.绒毡层
B.花粉管
C.花柱
D.花粉囊
9.果实的食用部分为中果皮的是
A.苹果
B.桃
C.柑橘
D.西瓜
10.玉米种子萌发时吸水量为
A.25%~30%
B.30%~45%
C.48%~50%
D.50%~60%
11.下列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A.大豆
B.油菜 C.小麦 D.花生
种植类基础课试题卷 第 1 页(共 10 页)
12.具有极性传导的植物激素是
A.赤霉素
B.生长素
C.乙烯
D.细胞分裂素
13.一般情况下,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在 达到高峰。
A.发芽期
B.幼苗期
C.开花结实期
D.成熟期
14.块状结构的土壤人们俗称为
A.坷垃
B.蒜瓣土
C.蚂蚁蛋
D.卧土
15.盐碱土的指示植物是
A.杜鹃
B.茶树
C.柽柳
D.柑橘
16.土壤微生物以 较重要。
A.细菌和真菌
B.真菌和藻类
C.藻类和细菌
D.细菌和放线菌
17.土壤矿物质一般占土壤固相质量的
A.<5%
B.50%~60% D.95%~98%
C.70%~85%
18.根系吸收养分的主要区域是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根毛区
19.旱地作物生长发育利用最多的水分类型是
A.束缚水
B.毛管水
C.重力水
D.地下水
20.暖湿空气与干冷空气相遇后暖空气上升形成的降雨称为
A.对流降水
B.地形降水
C.锋面降水
D.台风降水
21.土壤温度的日变化中,极端温度出现的时间,随深度增加而延后,约每增深10cm,延后
A.0.5~1.5h
B.1.5~2.5h
C.2.5~3.5h
D.3.5~4.5h
22.喜温植物开始生长和结束生长的温度是
A.0℃
B.5℃
C.10℃
D.15℃
23.一般所说的气温是指距地面 高的空气温度。
A.0m
B.0.5m
C.1m
D.1.5m
24.下列农业措施中,属于增温措施的有
A.水稻田早春晴天排水 C.夏季田间灌水
B.寒流来临之前稻田灌水 D.镇压
25.在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过程中,最终的电子供体是
A.水
B.二氧化碳 C.碳水化合物 D.辅酶II
种植类基础课试题卷 第 2 页(共 10 页)
26.C3途径的初产物是
A.RuBP
B.PEP
C.PGA
D.草酰乙酸
27.下列肥料中属于温性肥料的是
A.马粪
B.猪粪
C.羊粪
D.牛粪
28.玉米田绿肥应在播种前 天翻压。
A.5~10
B.10~15
C.15~25
D.30
29.太阳辐照度主要由 决定。
A.光照度
B.昼长
C.太阳高度角
D.昼长和太阳高度角
30. 是世界上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气象灾害。
A.旱害
B.洪涝
C.冷害
D.冰雹
31.减数分裂过程中,实现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时期是
A.前期I
B.中期 I
C.后期I
D.末期I
32.在AABB×aabb杂交组合中,AB完全连锁,则F2中AaBb个体数占群体数的
A.25%
B.50%
C.75%
D.0
33.下列杂合体遗传效应为半不育变异类型的是
A.缺失
B.重复
C.倒位
D.易位
34.色盲女性,对其亲属色盲判断正确的是
A.其母亲一定是色盲 C.其父亲不一定是色盲
B.其女儿一定是色盲 D.其儿子一定是色盲
35.雄性不育系S(rr)的保持系是
A.N(rr) C.S(RR)
B.N(RR)
D.N(RR)或S(RR)
36.品种比较试验需进行 年。
A.1
B.5
C.10
D.2~3
37.我国以往通过杂交育种育成的品种多数采用
A.单交
B.三交
C.四交
D.双交
38.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从母本上收获的种子为
A.不育系
B.保持系
C.恢复系
D.杂交种
39.杂交育种中,调节父母本的开花期最常用的方法是
A.春化处理 C.分期播种
B.光照处理 D.地膜覆盖
种植类基础课试题卷 第 3 页(共 10 页)
40.下列 不是细菌的特殊结构。
A.夹模 A.根霉
B.鞭毛 B.毛霉
C.芽孢 C.白僵菌
D.伴胞晶体 D.青虫菌
41.下列不属于霉菌的是
42.进行微生物分离时,常规的接种方法是
A.划线法
B.点值法
C.穿刺法
D.涂布法
43.酵母菌中最普遍的繁殖方式是
A.无性出芽繁殖 B.有性繁殖 44.适宜秋冬季接种的平菇品种类型为
A.中低温型
B.中温型
C.中高温型
D.高温型
C.分裂繁殖
D.无性繁殖
45.香菇段木栽培,适合大量栽培和平地堆积的方式是
A.井叠式
B.覆瓦式
C.蜈蚣式
D.牌坊式
46.被誉为“蘑菇皇后”的是
A.平菇 A.O2
B.香菇 B.CO2
C.金针菇 C.光照
D.猴头菇 D.酸碱度
47.培育优质金针菇必须利用的因素是
48.平菇原种在培育过程中,接种后的培育温度以 为宜。
A.20℃
B.25℃
C.30℃
D.32℃
49.单核菌丝也能形成子实体的食用菌是
A.平菇 A.95%
B.香菇 B.60%
C.金针菇 C.70%
D.猴头菇 D.70%~75%
50.用做表面消毒灭菌的酒精浓度为
51.组培苗的室内培养过程不包括 培养。
A.初代
B.继代
C.生根
D.炼苗
52.菊花的外植体以 最好。
A.茎尖或侧芽 A.扇叶
B.花序轴 B.斑纹
C.茎段 C.卷叶
D.叶 D.栓皮
53.热处理法对 病毒脱除效果较好,但对其他病毒脱除效果较差。
54.调节培养基的酸碱度,偏酸或偏碱时应滴加 %的NaOH或HCl。
A.1
B.5
C.10
D.20
55.本身没有促进生长作用,但对胚状体和不定芽的形成有良好作用的是
A.蔗糖
B.维生素
C.肌醇
D.氨基酸
种植类基础课试题卷 第 4 页(共 10 页)
植物生产与环境(70分)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答题卡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56.中央液胞的形成标志着细胞已经成熟。
57.皮孔是老茎的内部组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58.用红墨水染色法测定种子生命力时,凡种胚被染成红色的为活种子。 59.土壤孔隙度与土壤容重成正相关,容重越大,孔隙度越大,说明土壤疏松多孔。
60.田间持水量与萎蔫系数之差即为有效水最大含量,此范围之类的水分对作物来说是同等有效的。
61.风是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之一,风力越大蒸腾越强。
62.为了促进侧根的形成,在幼苗移栽时,往往切断一部分主根,这是对顶端优势的利用。
63.温度越高,植物生长发育越快。
64.铵态氮肥容易挥发,不宜用作基肥,较适合用于生长期追肥。 65.作物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66.凯氏带 67.反春化 68.土壤有机质 69.平流逆温
四、简答题(4小题,共26分)
70.细胞膜有哪些功能?(6分)
71.什么是土壤剖面?自然土壤和旱地土壤剖面各分为哪几层?(6分) 72.简述测定蒸腾作用的原理和方法步骤。(7分) 73.如何提高叶部营养的使用效果(7分) 五、综合题(12分)
74.防御干旱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种植类基础课试题卷 第 5 页(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