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应有9吨的燃油储备。油箱放在地面,用供油泵将油送入燃烧器供油箱。 4.2.3烟道
烟囱安放在上人孔法兰上,烟囱总高1.2米,主体由Ф500×4×1200钢管1节组成。 4.2.4温度控制设备
由微电脑及执行机构组成。在微电脑上设定加热程序,由执行机构自动完成加热及温度控制。 4.3检测温系统
检测温系统由热电偶,补偿导线和彩色无纸记录仪组成。 4.3.1热电偶的布置
按照《GB50094-2010球形储罐施工规范》的要求,共布置35个测温点。具体分布见表5及\测温点布置示意图\(见附图)。
表5 测温点分布数量表
测温点数量 位置 试板 2000m3
4.3.2热电偶安装
热电偶应在其施焊区域的保温工作结束后用储能压力焊机进行焊接。
(1)揭开热电偶预留位置处的保温棉,在基体表面用磨光机磨出一块直径60~100mm的光滑区域。
(2)用双股细铁丝将热电偶固定在光滑区域附近的钢带上,并保证热电偶焊接端位于光滑区之内。
(3)将热电偶焊机的吸盘吸附在磨出的光滑区域边缘内侧。
(4)用平口钳将热电偶线焊接端修剪成平面,并用焊钳将热电偶线弯成90度进行施焊。并保证两条热电偶线端点分开5~15mm距离(见下图)。
各1 上人孔 1 下人孔 1 罐体 30 合计 35
钢带吸盘磨光区补偿导线细铁丝5~15壳体
(5)焊接结束后轻轻覆盖上保温层,并将热电偶冷端吊离保温层400mm以外。 (6)热电偶在壳体上布置均匀,按照热电偶分布图布置测温热电偶。
(7)热电偶补偿导线由铜-康铜导线制成。每条补偿导线选用整条导线,中间应无断头或接头。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连接后,固定于离壳体保温层外围200mm以远的位置上,不得与保温层外的保温铁钉相接触。
(8)热电偶应在使用前经校验合格。补偿导线两端的编号应一致,便于及时、迅速地确定测温部位。 4.3.3温度监测
温度记录使用彩色无纸记录仪。配置72通道彩色无纸记录仪1台,共可记录72个测温点,用于记录球罐的温度。 4.4产品焊接试板与球罐同步热处理
球罐整体热处理过程中,要求产品焊接试板与球罐采用相同工艺进行热处理。把试板放在球罐上极板的外侧,靠球壳板的温度传导给试板。
试板与球罐壁板之间必须紧密贴合,每边和壁板点焊一点(焊缝长度约5mm),点焊试板所采用的焊接工艺和产品正式焊接一致。热处理完毕后,必须用砂轮小心磨除焊缝金属,不得采用强力拆除方式,以防伤及壳体。试板拆除后,留在壳体上的焊缝金属用砂轮打磨至与母材平齐。 4.5 柱脚移动装置的设置
(1)柱脚移动装置由千斤顶、移动固定框架构成。柱脚移动框架,在柱脚移动时固定在支柱底板上。
(2)球壳板平均温度每升(降)100℃,柱脚移动一次,升温向外移,降温向内移。每次移动的距离见表5。
表5 柱脚移动数据
温度℃ 移动累计距离mm
100 9 200 19 300 30 400 43 500 56 恒温 65 5热处理前的条件确认 5.1资料审查
相关单位已整理下列资料,并且通过监理、监检、业主代表人员的审查、确认。 1)设备受压组件等材料质量证明书、检验及复验报告; 2)球罐制造工艺过程卡;
3)所有部件的制造检验或试验记录;
4)焊接工艺记录及与实物相对应的焊工布置、焊缝排版图; 5)设计文件规定的在整体热处理前应进行的各项无损检测报告; 6)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文件;
7)经设计、监理、监检、业主代表批准的球罐整体热处理方案; 8)监理、监检、业主代表认为有必要审查的其它文件。 5.2热处理点火前各个施工阶段施工任务检查与确认。
在热处理点火前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具体需要监控的阶段如下:
1、钢带固定阶段 在该阶段需要观察钢带安装位置是否合理,是否牢固。 2、保温阶段 该阶段重点在于在保证保温层厚度的同时,检查保温层铺设是否严密,保温材料应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进行搭接。
3、燃料购入及油路检查阶段 该阶段不仅要确保所购燃料应满足热处理需要(包括柴油的型号,数量以及品质),还要确保油路的畅通。
4、燃烧器的安装及调试阶段 该阶段的具体工作有:燃烧器安装位置及角度是否精确;风机以及油泵的转向是否正确。
5、测温及记录系统检测阶段 该阶段的具体工作有:确定热电偶是否已经校验;记录仪表是否正常工作;热电偶与补偿导线连接是否正确;热电偶号与通道号是否一一对应。
6、支柱移动体系检测阶段 该阶段需确保在柱腿下已标好对应温度下的位移刻度,柱腿移动所需人员及装置已就位。
7、温控系统核定阶段 再次检查温控系统所设参数是否符合热处理工艺的要求。 对上述各阶段进行检查确认,填写按点检查流转卡。 5.3现场条件确认
资料审查合格后,热处理施工单位、安装单位、监理、监检、业主质量和安全代表人员组成的现场条件联合确认组对现场进行联合检查,确认下列条件:
1)设备全部按设计文件要求制造安装完毕,并经检验全部合格; 2)焊接工作全部完成,并按设计文件要求经无损检测合格;
3)吊耳、临时卡具已去除,所有与球罐相焊部位已打磨并经无损检测合格; 4)不等壁厚连接处、角接焊缝处已按设计要求打磨并经验收合格; 5)热电偶布置符合本方案要求;
6)产品试板焊接应检验合格,并经监检人员确认,试板在壁板上固定应牢固可靠,产品焊接试板布置符合本方案要求;
7)球罐区域场地不得有杂物、障碍物等不安全因素存在,热处理危险区域应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和安全区域隔离标志;
8)热处理加热与控制系统、温度测量系统和柱腿移动装置经调试和试运行正常、可靠,完全满足整体热处理要求。所有控制仪表完好,精度满足热处理需要,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检定期内使用;
9)热处理时球罐因受热膨胀,径向(200mm)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 10)供电系统经全面检查符合要求,确保热处理期间不断电;
11)应掌握气象信息,热处理时应避开大风与雨、雪天气。球罐施工期间搭建的防风、防雨蓬、临时支架、跳板等材料必须符合防火阻燃要求。热处理施工时也必须具有防风、防雨、雪设施,雨蓬如有漏洞必须修补完好,确保热处理期间防风、防雨、雪的需要。热处理期间球罐顶部的顶蓬必须拆除防止高温辐射引起火灾。
12)热处理保温施工质量完全满足整体热处理需要; 13)联合确认组认为须完善和整改的其它条件。
5.3资料审查和现场条件确认合格后,安装单位以书面形式通知热处理实施单位进行点火升温。升温前,安装单位及时通知监检、监理、业主方现场质量和安全代表进行现场监督。
6整体热处理需要的时间安排
接到热处理正式通知10日内,热处理设备及人员到达现场。整体保温工作需8名
保温工施工3天,点焊热电偶及安装燃烧器、烟道1天,升温、保温、降温2天,保温拆除1天。 7热处理工艺的实施
7.1热处理操作者应熟悉热处理技术标准、规范、工艺、设备和测量装置,并经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持证上岗。
7.2热处理操作者必须严格按照本方案的各项要求进行操作。
7.3热处理操作者应如实填写相应的热处理操作记录,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现场指挥人员汇报,以便其采取相应的措施。
7.4升温、保温过程,按照工艺要求控制调整燃烧器风油量,控制升温温速与保温温度;在保温过程完成后,停火自然降温。 7.5热处理过程中施工人员岗位与职责。
为确保热处理工作顺利进行,必须明确热处理岗位和职责范围,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技术培训,并坚守岗位,详见表6要求。
表6 热处理岗位和职责范围
序号 1 2 岗位名称 指挥岗 工艺控制岗 质量巡检岗 球罐柱腿移动岗 安全防火岗 人数 1 1 职责范围 负责指挥整个热处理工艺实施和掌握热处理全过程,各种情况及各问题的及时处理。 负责操作燃烧器控制系统; 负责于升温、保温、降温阶段每隔30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监视自动记录仪的温度记录。 负责及供油系统、测温系统及燃烧系统仪表正常运行及故障处理; 负责检查保温棉完好程度监视外层温度,如保温棉脱落应及时修补。 负责球罐热处理每升降温100℃时柱腿移动,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热处理防火措施落实及过程监控。 人员名单 3 1 4 5
4 1 7.6热处理施工过程中的见证材料填写
1) 球罐在整个热处理过程中的柱脚移动记录; 2) 承压设备热处理过程记录表;
8热处理质量检验和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