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什么是灾害?灾害有哪些类型?
(1)灾害:由于自然、人为或人与自然综合的原因,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造成损害的显现。
(2)自然:汶川地震、玉树地震
人为:松花江污染、伊春空难、高铁事故 综合:舟曲泥石流、日本福岛核事故
灾害类型:突变型(地震)、发展型(台风)、持续型(干旱)、演变型(沙漠化)。
2、减灾系统工程包括哪些内容?
灾害监测(卫星、台站);灾害预报;防灾(规划、工程、技术、转移);抗灾(加固); 救灾;灾后重建。
3、从历史上发生的灾害中可以获得哪些经验和教训?
土木工程灾害比比皆是 土木工程防灾大有作为,预防投入一分 治理节省十分
第二章 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对策 1、地震按成因分有哪些类型?
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构造地震;诱发地震;爆炸地震;油田注水地震。 2、地震震级、烈度有什么不同?
震级反映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它是用“级”来表示的。
1
烈度是表示地面受到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它是用“度”来表示的,目前我国采用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烈度表,共分12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同。
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用“度”来表示。我国将地震烈度
划分为12度。
震级和地震烈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震级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是表示地
震大小的度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表示地面受地震的破坏程度,则各
地不同,但震中烈度只有一个。 3、地震台网是如何测定地震震中位置的?
地震波有面波合体波之分,体波又分为纵波和横波,前者的传播速度比后者快,而且两
者速度比值恒定。通过测量纵波与横波到达地震台的时间差,就可以确定地震离地震台
的距离。震中在以地震台为圆心,测得的距离为半径的圆上某处。如果有三个地震台的
数据原则上就可以锁定阵中的位置,即三个圆的交点,通过更多地震台的数据减少误差
4、抗震设防目标是如何确定的?
2
在遭受低于本地区基本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失或不需要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小震不坏); 在遭受本地区规定的基本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有一定损坏,但不致危及人民生命和生产设备安全,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中震可修);在遭受高于本地区基本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大震不倒)。 5、什么是两阶段设计方法?简述其步骤。
在第一水准时,结构应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可以用线弹性动力理论进行建筑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以满足强度要求;在第二和第三水准时,结构已进入弹塑性工作阶段,应控制建筑结构层间弹塑性变形,以免产生不可修复的变形(第二水准要求)或避免倒塌和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第三水准要求);对绝大多数建筑结构来说,不需要进行第二水准抗震设计。 6、抗震概念设计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场地选择 地基和基础 建筑的平、立面布置 结构构件及连接 非结构构件 材料与施工
7、结构减震控制是如何分类的?各自优缺点有哪些?
被动控制:(应用广泛、效果好),主动控制:(控制针对性强,但系统复杂) 半主动控制:(以被动控制为主,既有被动控制的可靠性,也有主动控制的适应性)
混合控制:(上述不同控制方式相结合的控制方法) 第三章 火山灾害与防灾减灾对策
1、什么是火山?什么是岩浆?什么是岩浆岩?
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具有特殊结构和形态的地质体等一系列地质现象,
3
称为火山。
岩浆:地球深处形成的具有高温高压和大量挥发组分的硅酸盐熔融体。其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FeO等。
岩浆岩:岩浆冲破地壳深处岩层,沿裂缝上升,当温度压力降低,冷凝成岩浆岩。
2、现代活火山主要分布区域有哪些?
(1)板块边缘活火山:环太平洋火山带(62%);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大洋脊火山带。
(2)板块内部火山:主要分布在洋底和大陆内部(黑龙江)。 3、火山机构由哪些部分组成?
火山机构由火山口、火山通道和火山锥组成。 4、简述火山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简单分两类:直接灾害和间接灾害。
具体分为:1.火山碎屑流灾害(高温、高速、高危,意大利庞贝城毁灭); 2.火山熔岩流灾害 3.火山碎屑和火山灰灾害 4.火山喷气灾害
5.其它火山灾害(间接灾害)火山地震、海啸、洪水、泥石流等。 5、如何评价火山爆发的规模?
火山喷发中危险性最大的是爆炸式喷发,其中最大的灾害是喷发柱, 因而习惯于用喷发物总质量与喷发柱高度来衡量,通常称之为火山爆发指数。 lgE=0.78MVEI+21.02
4
6、简述减轻火山灾害的主要对策,经常采用的工程防护措施有哪些? 1.减轻火山灾害对策
(1)减轻城市火山灾害的对策 (2)火山预报与对策
临喷预报及对策 短期预报与对策 中长期预报与对策 喷发后的对策 (3)火山灾害的工程防护措施
2.提高单个及群体建筑物抗御火山灾害能力可以有效减轻火山灾害的。 针对火山碎屑灾害,在工程建设中要考虑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并采用隔热设计。
针对火山熔岩灾害,在工程建设中采取构筑障碍或导流等措施改变熔岩方向 针对火山泥石流灾害,通过修筑拦截坝和导流渠以降低泥石流的流速和冲击力,
同时做好各级电站和水库的加固工作。
针对其它火山次生灾害,应按火山灾害区划范围,做好建设规划、交通规划、 防火规划等工作。
第四章 地质灾害与防灾减灾对策
1、滑坡的形态要素如何识别?滑坡如何分类?
(1)滑坡的基本要素有滑坡体、滑动面、滑坡后壁,滑坡侧壁和滑坡剪出口等
滑坡体(简称滑体):斜坡上发生滑动的岩土体。
滑动面(简称滑面、滑带):滑坡体沿其下滑动的界面。滑动面常为平整、光滑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