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排水情境一习题(2)

2020-04-16 13:39

田间持水量是土壤有效水分的上限。]

2.简述影响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因素及估算作物需水量的主要方法。 答:主要因素:归结为自然和人为因素两类。自然因素包括气象条件(辐射、温度、湿度、风速等)、土壤特性、作物性状等3种;人为因素则指农田灌排措施、农业耕作措施等。估算作物需水量的主要方法有:1)器测法;2)坑测法;3)田测法;4)土壤棵间蒸发的测定。[估算方法有两类,一类是直接计算法,另一类是通过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与作物系数Kc估算的方法。]

3.简述农田水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趋势。

答:主要内容:研究利用灌溉排水工程措施来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及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以消除水旱灾害,合理而科学地利用水资源,为农业生产服务。发展趋势: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重点放在对现有灌排工程的维修配套和更新改造上,提高节水的要求,进行旱涝碱渍的综合治理,并实行集约化经营,结合开荒和海图垦殖的需要,适当发展一部分新的灌排面积,以保持农业增产的后劲。发展重点应放在西北地区,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4.简述作物灌溉制度的内容和确定方法?

答:灌溉制度内容:指特定作物在一定的气候、土壤、供水等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了获得高产或高效,所制订的向农田灌水的方案。包括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秧前)及全生育内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日期、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确定灌溉制度的方法:1)根据群众丰产灌水经验确定作物灌溉制度;2)根据灌溉试验资料

制定灌溉制度; 3)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灌溉制度;[4)根据作物的生理、生态指标制定灌溉制度。] 5.用水量平衡法确定旱作物灌溉制度的步骤。

答:(1)农田水量平衡方程。旱作物的生育期任一时段内,土壤计划湿润层(根系层)H内的水量平衡可表示为:Wt-W0=WT+P0+K+M-ET,I=St1/2+ift,it=(1/2)St-1/2+if(必须收集和整理方程中各项参数);(2)旱作物播前的灌水定额(M1)(M1=H(θmax-θ0)或M1=(θ’max-θ’0)γ干H);(3)根据水量平衡图解法拟定旱作物的灌溉制度。

6.简述地下水临界深度的影响因素。

答:1、土壤质地 2、气象条件 3、农业技术措施 4、地下水矿化度 5、灌溉排水条件。 7.简述绘制渠道纵断面图的步骤。

答:1、绘地面高程线 2、标绘分水口的位置和建筑物的位置。3、绘渠道设计水位线4、绘渠底高程线段5、绘制渠道最小水位线6、绘堤顶高程。7、标注桩号和高程。8、标注渠道比降。 8.简述确定灌溉制度的方法。 答:(1)总结群众丰产的灌水经验, (2)根据灌溉实验资料制度确定。 (3)利用水平衡原理,分析制定灌溉制度。 9.简述灌溉用水量的计算过程?

答:先计算作物需水量,根据需水量、设计降雨量确定制定灌溉制度,

然后确定灌水率及综合灌水定额,再确定灌溉用水量 10.如何确定设计灌水率?

答:从修正后的灌水率图中,选取延续时间较长,即累计30d以上的最大灌水率作为设计灌水率。

七、计算题:

1.某县拟采用喷灌系统灌溉花生,已知计划湿润层深度为40cm,土壤含水率上下限分别按田间持水率的85%和65%设计,田间持水率为32%(容积含水率),水利用系数取0.85,最大日耗水量为5.2mm,求灌水周期。

解:灌水定额m=0.1×40×(0.85-0.65)×32/0.85=30mm=300m3/hm2; 灌水周期T=30×0.85/5.2=4.9天。

2.某灌区自水库引水,分南北干渠,总灌溉面积12.75万亩,无其它蓄水设施。南干渠种植水稻,灌水定额60m3/亩;北干渠种植旱作物,灌水定额见下表。南干渠控制面积6.75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0.85;北干渠分为上下两段,其控制面积为1.5万亩和4.5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分别为0.5和0.6。若某次引水量为750万m3,试按毛灌溉用水量比例对南北干渠进行配水。

作 物 玉 米 大 豆 小 麦 解:

种植比例 0.4 0.4 0.2 灌水定额(m3/亩) 60 40 50 田间灌水 灌溉 配水 面积 单位 (万亩) 亩) (万m3) 南干渠 上1.5 段 北 下干 段 渠 合6 计 50 300 4.5 50 225 0.6 50 75 0.5 6.75 60 405 (m/量 系数 3要求渠灌溉分配 道 水 利用 量 (万m3) 0.85 476.5 47.5 356 150 15 113 比% m3) 配水水量 毛配水百分(万净 定额 灌水375 37.5 281 525 52.5 394 3.某灌区小麦种植面积比例占总面积的40%,灌水定额为52mm,,灌水周期为7天,其它作物种植比例为60%,灌水定额为68mm,灌水周期为10天,设计该灌区的灌水率(注:两种作物的灌水时间不重合)

P1??1m18.64t1?40%?667?52?108.64?7?3?0.23m3(s?万亩)

?2??2?m28.64?103?60%?667?68?108.64?10?3?0.31m3(s?万亩)两种作物的灌水时间不重合,取较大者;即灌区的设计灌水率为

0.31m3(s?万亩)

4.设某土壤田间持水率为28%(占干土重),容重12.74kN/m3。当土壤含水率下降至17%时进行灌溉,问每亩地灌多少立方米的水,才能

使深为0.6m范围内的土壤含水率达到田间持水率? 已知:β田=28% γ=12.7kN/m3 β=17% H=0.6m 求:m=?

解:m=66.7Hγ(β田-β)/9.8=667*0.6*12.7*(0.28-0.17)=57(m3/亩)

答:灌水量为57(m3/亩)


灌溉排水情境一习题(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ACCUMARK常见操作问题与解决方法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