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模拟高考时评类作文题审题立意7题

2020-04-17 06:46

2019模拟高考时评类作文题审题立意7题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日前,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对全国31个省份273个村庄3829家农户家庭进行调查和研究发现,农村人情消费支出近年来剧增,多数农户的单次人情支出金额在300元以上,年平均人情支出为5297.47元。农村地区铺张浪费、炫耀攀比等人情消费现象屡见不鮮,农民仍面临着种类繁多的人情消费,陷入“人情怪圈”。一位片民感慨地说:“现在人情消费特别高,要是一年没挣到什么钱,都不敢回老家。”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是亲人团聚、共享天伦的日子。然而,不少人不敢回家过年,原因不全是没时间、购票难等等,而是农村名目繁多的人情消费让他们心里发怵。

你对此有怎样的认识和看法呢?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观点和态度。 解析

①中国式“人情消费”:让人不能承受之重;②莫让人情消费野蛮生长;③莫让人情消费阻挡“回家过年的路”;④倡导消费新风尚,厉行节约:⑤少一些不必要的“人情消费”也罢;⑥谈“畸形人情消费”之弊端;⑦“人情消费”应多一点人情,少一点消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饶宗颐是著名国学大师,他达古通今,学贯东西,在学问的天地里,硕果累累。有人说:“他有三颗心,第一颗叫好奇心,第二颗叫孩童心,第三颗叫自在心,一颗比一颗高。”持着这三心,饶宗颐在智慧的求索中执着,而不为执着所累,最终成为一代宗师。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

“三心”与一代宗师饶宗颐巨大成就之间的关系带给你的人生和事业启迪——你的感悟和思考。可见,综合对“三颗心”的理解确定立意,应是最佳角度;当然,也可以选其一心来谈,而如果选取一心的话,选取“自在心”,应是较能获取阅卷老师认可的角度;但即使这样,也应对其余二心有所涉及,而不应完全割裂。

笔者认为,应这样把握一下三心:

好奇心:了解新奇的热情,探索未知的冲动,寻求知识的动力,好学不倦的研究,与时俱进的作风。

2

孩童心:天真无邪的举止,圣洁本真的情怀,专心虔诚的做事,初心不改的坚持,灵性活化的思维。 自在心:扪心无愧的坦然,了无挂碍的轻松,通达无碍的乐观,和谐万物的安闲,不为物役的自得。 可见,三心相辅相成,共同成就饶氏人生。片面的夸大某一点的作用,在人生的某一阶段尚可,但就整体人生而言则未见正确。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条街上有两家餐馆,一家叫“老味道”,一家叫“梦里时光”。

“老味道”经营的是传统美食,餐馆的格局多少年来没有任何变化,十几道招牌老菜更是始终屹立不倒,它的广告语是“您吃的这道菜,和您爷爷的爷爷吃的那道菜,完全一个味儿”。“梦里时先”走的是新式餐饮的路子,它隔一段时间就要对店面重新设计重新包装,菜品则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甚至宣称“如果一个月内你吃到了上次一样的菜,这道菜我请了”。两家餐馆比邻而处,生意都十分兴隆。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解析

(1)题面梳理

3

“老味道”传统美食,餐馆格局无变化,招牌老菜屹立不倒,广告语怀旧,情结明显,比邻而处生意兴隆;

“梦里时光”新式餐饮对店面,经常更新菜品花样,不断翻新广告语新鲜,味道很浓。 (2)内涵梳理

通过梳理材料中个性与共性的内容可以看出,两个关键词会很快进入我们的视线,即“传统”与“创新”。以这两个关键词为核心,可以梳理出以下三个思维角度:一是“传统的魅力”,二是“创新的好处”,三是“传统与创新结合之美”。每个思维角度又可以从“为什么”“怎么办”两方面着手进行细致的分析。海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两名大学生利用长假,脚踩轮滑鞋,历时5天半从山东到北京,完成了一次长达五百多公里的“长途刷街”,实现了一个多年的青春梦。许多网友为其叫好:“有志者,事竟成!”“为轮滑带来正能量!”而一位交警则指出:“轮滑鞋代步上路,违反了交通法规,是不对的,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会受到相应处罚。”

4

生活中,类似的事并不鲜见,“好”的事可能是“不对”的事。而另一面,“对”的事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事,比如符合校规的着装不一定是学生心仪的着装,比如书法家为了写出好字常常打破正确的笔顺以求艺术上更美……

不同情况下,不同领域中,人们对“对与好”的理解认识各不相同:“只有对的,才可能是好的”“无过便是功”“只要是好的,终会是对的”……你又有着怎样的看法?请以“对与好”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解析

材料提供的两则事例,目的是为了引发对于同一事物从不同的利益群体(或个体)出发所引发的对于“好”和“对”这个概念的初级界定——“好”的事可能是“不对”的事;而另一面,“对”的事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事。

继续推演,与立意有关的语句终于出现:“只有对的,才可能是好的”“无过便是功”“只要是好的,终会是对的”。

这三句话,实际是两个层面上的归结:

“只有对的,才可能是好的”“只要是好的,终会是对的”——好与对的充要条件。

“无过便是功”——消极颓废,是伪命题。

5


2019模拟高考时评类作文题审题立意7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7河南普通高校对口招语文、英语试题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