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发展党员工作的总体要求: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
48.申请入党的基本条件是: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49.党员档案的管理权限:预备党员转正后,党员档案原则上由所属基层党委保管,有人事档案或学籍档案的,与人事档案或学籍档案一并保存。
50.对经过1年以上培养考察的入党积极分子,条件成熟的,可列为发展对象,经政治审查和集中培训,由党支部会议讨论、党委审批后,可接收为预备党员,预备期1年。党龄从预备期满转正之日算起。
51.党费收缴标准:对党员月收入中党费基数进行核算, 3000元以下(含3000元)者,交纳0.5%;3000元至5000元(含5000元)者,交纳1%;5000元至10000元(含10000元)者,交纳1.5%;10000元以上者,交纳2%。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每月以实际领取的离退休费总额或养老金总额为计算基数,5000元以下(含5000元)按0.5%交纳;5000元以上按 1% 交纳。
52.党员交纳党费的基本要求:自觉、按时、足额。
53.党费的使用原则:统筹安排、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54.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55.党费的5项主要用途:培训党员;订阅或购买用于开展党员教育的报刊、资料、音像制品和设备;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补助生活困难党员;补助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党员和修缮因灾受损的基层党员教育设施。
56.失联党员规范管理和组织处置工作的总体要求:继续查找联系、注重教育帮助、严格日常管理、稳妥慎重处置。对重新取得联系的党员进行组织处置要坚持教育为先、个案处理:主要包括:限期改正、进行出党处置、停止党籍。对通过各种方式查找仍没有取得联系的党员,由所在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作出停止党籍的决定,经基层党委审批后,报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停止党籍2年后确实无法取得联系的,按自行脱党予以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