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公司改革开放30年征文演讲(2)

2010-06-18 00:21

  窥一斑而知全豹。想想几十年前的通电历程,设备更为落后,交通更不方便,道路条件更差,电力员工们付出的又是怎样一番艰辛与努力啊!让光明照耀全县人民,让困难留给自己承担,电力员工用真情和汗水一次次书写着责任与光荣。

  2008年11月12日,安义公司营业大厅举行了隆重的省级“青年文明号”挂牌仪式,这是继2000年公司177抢修抢险服务中心之后获得的第二个省级“青年文明号”,也是对公司不断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树立“阳光服务”形象的一个肯定。

  当初,供电服务只是一个久远的梦。几十年前,全县仅靠一个小水电维持电力供应,停电就像家常便饭,“大停三六九,小停天天有”,如何谈得上服务建设;全县的电力维修人员不足半百,一个人往往得管一个乡好几十里的线路,加上交通工具简陋,下乡维修也只能依靠自行车,根本不具备“抢修”的条件;资源奇缺的年代,电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供电员工的服务意识难以跟上,服务多数只能靠人情事故来维系。据老外线班长出身的公司调研员李云岭回忆:“原来在农村架线时,老百姓都非常热情,经常杀鸡宰鸭来招待,大家干活的劲也非常高,工作也漂亮”,就很好地反映了当时的情景。

  电力体制改革的春风,吹绿了大地,壮大了电网,也涌来服务的热潮。1997年,安义公司适时而动,在全省率先成立了24小时值守的177抢修抢险服务中心,面向全县客户免费提供故障报修服务,喊出了“只要您一个电话,其它的事我们来办”的响亮口号,吹响起服务的号角。

  基础夯实了。公司营业大厅获得国网公司规范化管理“示范窗口”,万埠所、长均所、长埠所等基础规范化营业厅纷纷建成,95598服务系统、触摸屏查询系统先后建立,扮靓了窗口,方便了群众。

  服务规范了。公开服务流程、公布收费标准、统一服务用语、建立绿色通道、业扩报装“一口对外”,每一个变化都让客户“看得见、摸得着”。

  形象竖立了。定期走访客户,倾听客户呼声,满足客户需求,加强客户监督,用诚意打动客户,用行动赢得民心,群众的赞誉接踵而来,员工服务更顺心、更甘心、更欢心。

  2008年4月,全县2007年度服务行业行风评议评比结果揭晓,公司继去年进入三甲后首夺桂冠。面对人民的诀择,500余名供电人深感任重而道远。

  曾经,也承受过民心背离的痛苦。资源紧缺的时代,电成为一些员工谋取私利的工具,由此滋生出一批批“电老虎”,在社会上造成不良的影响;两网改造时期,由于处理电表收费不当而产生的负面报道,更是让公司的形象一落千丈,企业经营举步维艰。

  困境中,服务重塑形象。面对社会的质疑,供电人从自身查找问题,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举措。1999年至2006年,先后开展了一、二期农网改造和县城网改造,通过统筹进度、精心施工,令电网供电能力大大提升;1997年9月起向社会推出“服务至灯头”的免费抢修服务,十余年来为客户解决实际困难逾2万起;2002年至2005年,连续四年将8月份定为公司的“优质服务月”,大兴服务之风,大举服务之实,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信誉。

  建设中,诚信铸就品牌。公司始终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以电网建设和优质服务为载体,全力打造诚信品牌。公司通过筹措资金、组建队伍、购置车辆,建立快捷抢修机制,为客户用电提供保障;积极参与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切实履行服务承诺,广泛听取和采纳客户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大力加强员工教育和服务监督,努力形成诚信服务氛围,以真诚打动客户,以情感赢得民心,以质量占领市场,在实践中完成“电保姆”身份的转变,不断树立企业的服务品牌。

  发展中,和谐共建共享。改革开放三十年,公司供电量由300万增长至1.6亿,增长幅度超过50倍。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社会的发展也需要公司以行动来回报。倾力服务大项目发展,推出一把手工程、个性化服务,做到“随叫随到”;鼎力服务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大力支持全县160多个新农村建设点的电力建设,实现“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工作目标;倾情投入地方和谐社会建设,坚持多年为“爱心婆婆”龚水珍、长均敬老院等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维修服务,大力支持教育、卫生等地方公益事业发展,深情演绎企业的爱心与责任,努力实现客户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电力公司改革开放30年征文演讲(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国防教育演讲稿:一介平民的国防教育之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