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探讨五四青年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3)

2010-06-18 15:08

  其二,对于历史上的爱国主义要作客观的、历史的评价,辨证地认识

  我们肯定当时当地发生的爱国主义运动或者高潮,是在当时当地人民群众认识水平和觉悟条件这样的历史前提下,不是全面地肯定,更不是在另外的历史条件下也加以肯定,而是具体的历史问题做出具体的分析。任何历史分析都要以一定的历史条件作转移。比如,对于义和团运动。应该看到,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是以排外主义的面貌登上近代中国历史舞台的。批评义和团的人往往过分强调了义和团的“排外”问题而贬低了它的革命性和进步作用;赞扬义和团的人又往往只强调其反帝爱国的革命本质而避开排外主义问题,或者将反帝爱国的内容实质与排外主义形式割裂开来,否定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笔者和朋友在二十多年前曾联合著文,指出义和团的排外主义实质上是农民阶级有历史局限性的民族革命思想,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原始形式。它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初期的共同特点,义和团运动不过是它的典型代表和集中表现。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夕的70多年间,所有群众反帝斗争都没有超出笼统排外主义斗争这个发展阶段。因之,对义和团的排外主义,不应采取简单回避或全盘否定的态度,而是需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科学的阶级分析和历史考察,对它作出合情合理的解释。

  义和团运动的组织形式和斗争方式有愚昧的一面,“灭洋”的斗争口号有笼统排外的一面,但是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精神是值得称赞的。义和团运动要“排除”的不再是一城一地的外国侵略者,而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侵略势力和侵略工具,向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展开反攻,在全中国和全世界造成空前未有的影响。这是以往任何一次反侵略斗争所无法比拟的。义和团运动充分表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排外主义在反帝斗争中所能发挥的最大限度的历史作用;同时也充分暴露出排外主义的致命弱点和历史局限性。这样,就从正反两个方面为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发展到新的更高的阶段,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但是,从中国人民认识过程的发展来说,排外主义又是应该抛弃的。因为它不是科学的理论,不能指引中国人民夺取反帝斗争的胜利。

  其三,爱国主义运动的经验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的

  近代中国爱国主义高潮迭起。每次爱国主义高潮的历史条件是不同的,每次爱国主义高潮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随着人民大众历史觉醒的程度的提高,后来的人们会对此前的爱国主义行动进行反省。反省的过程就是提高认识的过程。

  如对于义和团笼统排外主义,此后具有某种资产阶级意识的知识分子和商人提出了“文明排外”的主张。20世纪初期的几次爱国主义运动,如:拒俄运动、反美爱国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国会请愿运动等,都是在“文明排外”主张的指导下实现的。“文明排外”似乎比笼统排外有时代的进步意义。但是“文明排外”也不是完全正确的认识。“文明排外”针对的是以前的野蛮排外,还是具有笼统排外主义的倾向。20世纪初期,当马克思主义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传入中国后,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以前侵略中国的西方列强就是帝国主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二大”初步形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战略与策略,此后在指导国民革命的过程中就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显然,打倒帝国主义是比“灭洋”那样的野蛮排外和文明排外都要更为科学更为符合实际的战斗口号。打倒帝国主义,把帝国主义和一般的外国人区分开来,把帝国主义国家的政策和人民在中国的活动区分开来,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笼统排外的性质,展现了中国人民对西方列强的认识的一个崭新的高度。

  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试图变全中国为它的殖民地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响应全国人民普遍高涨的抵抗日本侵略的爱国主义呼声,提出了建立中华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武的和文的两个方面,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持久抗战。为了达到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目的,还同美英帝国主义结成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联合一般的帝国主义,反对对中国为祸最烈的日本帝国主义,是打倒帝国主义原则的重大发展,是历史的重大进步,是反帝反封建斗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的体现。这一体现,完成了从近代中国初期笼统排外主义到科学地打倒帝国主义原则的转变。这也是爱国主义高潮性质上的重大转变。

2010年探讨五四青年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演讲稿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