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护士节演讲稿:紧急生命救护(2)

2010-06-18 17:40

3.业务素质:医务工作者要有强的责任感,要不断学习医学知识,技能获得不能仅仅通过正规教育完成,医学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很多和技能必须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而取得,所以医务工作者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已专业知识与技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技术创新活动需要长期积累,厚积薄发。今就讲讲急救,急救护理是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护理学为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危重病人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1)在现场医疗救援必须强调“黄金一小时”。处置原则:以提高抢救成功率为主,按检伤标志分级处理。红色就地抢救,黄色简单处理后转送中心治疗。绿色需入院的转送中心,进行医学观察。其它人员视情况,指定时间地点医学观察,黑色待红色标志病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立即抢救。我曾目睹一场大事故的抢救。如2005年8月7日省城发生一起伤害较大的受伤人数多的客车爆炸事件,‘120’车接到呼救后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并在3分钟内开出医院。(2)给现场伤员以最有效的救护(3)在不停止救护情况下,安全迅速地将伤病员转运到相关医院继续救治。并迅速地做了以下各种标志,对需要紧急处理的危重患者即出现可能影响生命的损害或指征如严重出血、昏迷、呼吸超过30分钟,血压低于80MMHG/50用(红色标志)。对可延期处理,即不严重的伤害或中毒可随后处理和转运(用黄色)。对无需处理,即未中毒无伤害或轻微中毒或伤害不需要处理和转运有时需要观察(用绿色)。死亡濒死既无呼吸无脉搏用(黑色)。但要注意到出现伤员叫喊呻吟拥挤时应由专人指挥和维持秩序,要注意大声叫的伤员不一定是重伤员,而无声无息的伤员切勿遗留。

4.现场急救原则(1)。
顺序: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后治轻伤先排险情后施救先易后难。先排险情确时重要。否则救不了别人,会连自己性命也搭上,在南平煤矿就发生一起事故,有一个工人路过矿井时把鞋子掉进井里,他就下井去拾结果好久没上来,同伴等候多时也就下井去瞧,结果一去不复返。接着又有一人下去,还是一样。这时就有人打“110”“120”了,“110”与“120”都来了,他们就没有盲目下井,找来一只狗,把绳子绑在狗的腿上然后把狗放下井去,过了几分钟没听到狗叫把它拉上来结果狗已经死了,才得知矿井下有毒。所以说排险情也是很重要的。

(2)。对症处理和救命为主,充分发挥现场急救五大技术《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以保证伤员基本生命体征。

A。 通气:加强危重病人的呼吸道管理是危重患者院前急救的重点。窒息是伤后可能立即致命的威胁,解除呼吸道阻塞,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急救处理的重要环节。这对颅脑外伤、胸外伤病人尤为重要,因为这类病人常因舌后坠、血液、痰液阻塞呼吸道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所以,医护人员经伤情评估后,立即对危重伤员进行紧急处理。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行心肺复苏术,在医生作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同时,护士立即行气管插管,清除口腔内、呼吸道内的呕吐物、分泌物,使危重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对舌后坠而自主呼吸存在的病人,使用口咽通气管或用舌钳将舌体拉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口咽通气管可以使舌根离开咽后壁,解除气道梗阻,可较好地预防舌后坠引起的窒息。

B.止血:创伤出血是伤员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外科常遇到的住院病种类之一,就在9月26日外科就接了一起事故,这伤员由于大量的失血而致死,生命就被定格在20岁,多可惜呀。因此必须有效地制止出血,常用现场止血方法有加压包扎止血,指压法止血,填塞止血和止血带止血法。对动脉出血者通常采用压迫止血包扎方式,但采用压迫止血必须在1小时后松开压迫物,让血液循环一次,否则缺血部位会坏死。止血带的止血方法最常用。A。止血带使用不当时,可以造成肢体缺血、组织坏死等严重后果,应注意以下几点:1、上止血带的压力,如果压力过低,仅压住静脉而未压住动脉,可以增加出血。压力过高则压迫神经干或造成软组织损伤。所以上止血带的压力要适中。上止血带后,观察几分钟,肢体末端发紫、麻木说明扎得过紧,压迫了神经。如果仍能摸到脉搏跳动或伤口仍出血,说明没有扎紧。2、上止血带的部位,上止血带的标准部位,上肢在上臂的上1/3处(中1/3处易造成桡神经损伤)。下肢在大腿的中下1/3的交界处。若创伤较重,为减少组织缺氧范围,既使在前臂和小腿,可把止血带上在靠近伤口的稍上方。3、上止血带的时间。原则上应尽量缩短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以1小时左右为适当。气候寒冷、肢体温度低时,时间可稍长些,一般可持续4~5小时。时间过长就可能引起肢体坏死。所以使用止血带时要有明显标志,证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尽量在短时间内送到医院。4、止血带的解除,过去认为1~2小时就放松一次止血带的想法是非常危险的,切勿施行。上止血带的时间较长,放松后可以有大量毒素随血流被吸收,引起中毒性休克或其他不良反应。为避免复发出血,应在做好输血、输液和有效的止血准备后,才能放松止血带。

5.12护士节演讲稿:紧急生命救护(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盛世下的大阅兵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