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生与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程为教师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要求教师掌握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具备课程资源开发与创生的能力。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教材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校、地区的不同,因地制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例如:教学《统计》一课时,有调查班级同学都喜欢吃什么水果,教学时我没有按书中给出的几种水果进行调查,而是先问学生:你们平时都喜欢吃什么水果?学生说:西瓜、香蕉、荔枝、桔子。然后,我就按学生提供的几种水果,让学生分组调查,效果很好。例如:教学“0”的认识时,除了让学生会认会写之外,可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0还可以表示什么,接着再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0,这不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数学教学理念,而且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这就是利用教材资源、开发、生成了新的知识。
2、探寻教材外的课程资源
新教材已经给我们教师提供了很大的探索与创造空间,但有时我们也还要探寻教材以外的空间,以此来补充教材。如:数学教材中的一些小调查,如43页的小调查,调查班级小组中男、女生人数及一些实践活动,如:到图书馆或到书店看一看,图书是怎样分类的,与同伴说一说等等,我们可以依据这些题目本身的开放特点,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走到生活中,让生活中鲜明的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学生乐学、会学,而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在开发、利用这些课程资源时,也使自己得到了完善。
3、学生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学生是课程的主体,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是极其宝贵的课程资源。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课程的构建,我们教师还经常组织学生创编教材。例如:学习了《认识钟表》后,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出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表,我们把这些表格装订在一起,学生欣赏,学习自己创编的教材,兴趣盎然。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态度投入,是学生资源作用的发挥,同时在欣赏、学习中,学生也享受了他人的资源
4、开发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我校定期邀请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到校给我们介绍有关图书管理和分类方面的知识,实现学校和图书馆二者资源共享。我们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学生获得相关的学习资料,如:在教《认识钟表》前,我布置学生先上网查寻有关时间的知识,学生从网上查到了除了看钟表知道时间外,还可以看太阳、看树的影子等等,使学生的思路开阔,拓展视野的同时,也进行了课程资源的开发。
三、构建课程改革中新的学生评价体系
传统观念下的学生评价观过于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结果,对学生的成绩年级大排队、班级大排队的现象已司空见惯,很少关注学生在获得这一成绩的整个过程中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总体状况,更加忽视对于学生学习创新能力的考查,这种种现象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给学生及家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为了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目标,必须建立体现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以上的表述为新课程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使我们教师树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评价新理念。当前数学教育评价的改革必须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下面结合实践谈谈我们对数学教育评价改革的认识和所做的尝试。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中心,“以教论教”,忽视了学习过程中三维目标的实现,新的课堂评价不仅关注教师,更关注学生,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即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新课程倡导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评价应注意多种形式相结合,采用行为观察,学习日记、随机评语、成长记录等多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