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演讲稿(3)

2010-06-18 03:52

  另外作为公共产品并不是老百姓所需要的,比如到乡镇、村,摊派各种报纸报刊,完全就是垂直体系布置下来的,有的时候到下班根本没人看,搁在那儿,就成为农民和干部的各级政府的负担。这样财权事权农区的局面在94年分税制凸现出来。到02年几个主体税种省市县共享,进一步降低县一级的税比例,县级政府从国税得到的比例从25%降到20%,从地税得到的分成比例营业税从百分之百降到50%,个人所得税从50%降到15%,企业所得税从50%降到15%,给一个人的感觉,凡是有些潜力的,有发展的税种或者上划或者比例往上更高,留给地方没有什么潜力没有什么油水的税种,从基层到县到乡镇财政方面税收基础更加薄弱。

  从基层反映,现在的垂直管理是越来越厉害,很多的部门被条条框到上面,国土、工商、供电等等,凡是有些权力的部门,省对县的垂直管理,部门垂直上去了,但是这些部门的工资从县里来发,部门都上去了,工资还是我这儿发,作为地方的自助行,从垂直部门来讲有它的考虑,我为了防止地方保护主义,我为了执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等等,用垂直体系和垂直管理把东西都框上去了,对整个经济的发展来讲,到底利大还是弊大,这个问题我现在还没有考虑清楚,我只提出来跟大家一块商讨。

  现在很多地方县里头讲我们是吃饭财政和要饭财政是讨饭财政的情况。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说县域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各主战场和平台,县域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枢纽和连接点。

  新农村建设也好,五个统筹也好,县这一块是一个关键点。我们讲两个反哺,城市支持农村,工业支持农业,这一块主要在县这一块体现出来,一个县一两千平方公里,几百万人,相当于欧洲的小国,卢森堡2500多平方公里,44多万人,这跟我们一个县的规模差不多,卢森堡2000年GDP是189亿美元,相当于1600多人民币,最好的县,2003年GDP500多人民币,相当于卢森堡的三分之一,中国有10%的县达到卢森堡的水平,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包括中国经济的发展有非常稳固的基础和底蕴,现在看来县域经济本身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滞后,不能既得利益划分更进一步加强。从底下把钱收上去,钱都到那儿去了呢,新农村建设基本建设重点向农村倾斜,新农村建设是两头热,中央热、老百姓热,我们这头夹在中间,老百姓讲,中央也说了,我们也看报纸了,看了电视了,有3000多亿用于三农,你们不见动静,要到这个钱,这个钱来了之后都贪污挪用了,县委书记说,五中全会开完一个月带着我们县的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到发改委去了,我们是第一个跑到那儿去的,到那儿就说没有什么具体的步骤,两会期间又去了,3月1号到15号,呆了15天,把我们的规划报到发改委,这个问题还没有统一,老百姓一说中央给了那么多钱到哪儿去了,三个高于,2006年国家财政增量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比重要高于上年,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这三个高于本身是有很大的余地,这种政策语言本身设计得是非常好的,本身就有很大的空间,为什么呢?用于三农的2005年2975亿,2006年是3397亿,比重从04年到05面逐步降低的,04年用于三农支出的资金占整个财政支出比重是9.2%,到05年是降到8.8%,用于三农资金确实增加了,财政支出增长幅度比三农资金增长幅度更快,比重是下降的。政策语言有一定的弹性。

  我们讲三农支出,本身口径是非常含混的,到底什么真正用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支出,包括一部分事业费、人头费等其它的费用,有的专家说,真正直接用于三农的不到40%。老百姓说几千亿,第三个问题,实际上中央提出在新农资金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从现在的分析来看,存量调整是调不动的,增量重点倾斜,到目前来看也没有重点倾斜,因为增长幅度并没有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快,3000多亿,实际上从中央十几个部门,每一个部门一道一道把的,现在涉及到支农一共有16、7个部门,财政部到农业部、科技部、文化部、民政部等都涉及到一块资金,16各部门把着三千多亿,从中央到省市到县到到镇到村到农户,这样的资金下来之后,真正的农户能得到多少,很大程度靠专项资金解决农业农村的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演讲稿(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勇立潮头博风浪 开拓进取敢争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