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组织部上半年工作总结(4)
2010-06-17 20:20
六、统筹谋划,强力运作,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
1、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坚持基层出干部,实践出干部的选人、育人、用人原则,严格选派条件,从全县选派了36名政治素质强、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科级后备干部,到全县18个后进村担任党建指导员,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活力,提供了人才保障。组织全体选派干部进行了为期3天的集中培训,涉及农村政策法规、党务知识、村务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内容,为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规范工作机制,制定了《关于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实施意见》、《清苑县选派干部工作守则》,明确了对选派干部的管理、考核和待遇等方面的规定,促使选派干部更好的发挥作用,在实践锻炼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2、后进村治理整顿工作。按照有多少排查多少、整顿多少的原则,共排查确定了18个后进党支部进行集中整顿。一是深入排查。抽调专人,深入到各乡镇,对农村党支部进行逐村排查,严格责任制度,将真正有问题的支部列入了治理范围。二是强化整治。着重在凝聚治理整顿合力上下功夫,18个后进村分别由29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分包,定期深入到村,指导转化工作。同时,明确后进村由乡镇党委书记分包,建立了“四个一”制度(每月一暗访,每季一明查,半年一联查,全年一考核),进一步强化了乡镇党委主动抓转化、自觉做好基础工作的责任。
3、农村干部“素质工程”。5月份,针对部分村班子软散、两委关系不协调等问题,组织9个村的54名两委干部,举办了为期5天的农村两委干部培训班,突出了三个特点:一是不拘泥于形式,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在集中学习阶段,针对村班子软弱涣散,村干部不知大小、不懂规矩的问题,县委吴书记、侯部长亲自登台授课,促使干部澄清模糊认识,纠正思想偏差,找准位置,增强了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二是不看重问题表象,注重深层次矛盾的解决。在思想交锋阶段,组织召开了村班子民主生活会,书记、主任带头揭短亮丑,干部之间互提意见,实现了化解矛盾,增进团结,凝聚合力的目的。三是不只看当众表态,更侧重工作实践。村干部逐人制定整改措施,“两委”班子共同研究经济发展规划,进一步规范了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
4、“三培养三提高”活动。组织专门力量,采取逐村、逐企、逐人(致富能人)的办法,对培养对象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了“三培养”对象档案。同时,制定下发了“三培养”党员登记表、“三培养”致富能手登记表,每个乡镇都筛选了乡级“三培养”典型2-3名,每村筛选了村级“三培养”典型1名。截止5月份,共有130多名致富能手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26名致富能手被发展为预备党员,为党组织输送了新鲜血液,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5、党员队伍建设。按照向农村一线、企业一线倾斜的原则,制定了全县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全县新发展党员260名,其中妇女党员56人,35岁以下198人,高中文化以上202人。继续坚持了“三证一册”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党员日常管理的问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对农函大学员组织了观看电教片、送教入户、专家讲课、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复制下发省通用音像教材2100余盘,解决了党员生产生活中的技术难题,使党员政治理论水平和率民致富水平有了较大程度地提高。
6、企业党建工作。今年以来,在企业党组织中开展了“达标创建”活动,明确了创建的整体目标,细化了企业党建工作规范标准,加强对企业党建工作的督导,确保了活动的扎实开展。据统计,新成立6个企业支部,创建达标企业支部18个,“创五好”企业支部3个,为扩大试点工作范围,提高试点工作水平奠定了基础。
7、机关党建工作。组织县直各单位开展了“五型”机关创建、党务公开、机关效能建设等项活动,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大党费收缴力度,深入到各总支、支部进行专题调研,向县直各总支、支部下发了党费收缴的专门通知,对各支部党费收缴管理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进一步提高了党费收缴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县委组织部上半年工作总结(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