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上半年市政府完成八件实事工作总结(2)
2010-06-17 22:47
(五)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市卫生局承办。任务目标:在全市17个镇街全面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构建农民健康保障体系,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工作进展情况:(1)管理机构建设情况。加强了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建设,购置了办公设备,各镇街都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修订了《邹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会计核算办法》、《邹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务管理办法》和《邹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药费用审核报销办法》;加强了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对镇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并赴宁阳县进行了实地参观学习,举办了四期培训班,增强了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情况。2004年5个试点镇街参合农民182676人,参合率达75.67%。截至今年6月30日,其它12个镇街参合人数439330人,参合率76.06%。全市17个镇街累计参合人数622006人,参合率达75.94%(省规定标准为不低于75%)。(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情况。2004年5个试点镇街共筹集合作医疗资金420.96万元;2005年其它12个镇街,应筹集合作医疗基金966.53万元,其中农民个人已自筹434.54万元,镇街财政补助63.33万元已到位,省、济宁市、邹城市财政还应补助资金468.66万元(其中省131.80万元,济宁市87.87万元,市财政248.99万元)。(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情况。全面推行了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重新规划确定了605家定点村卫生室,录用乡医1199名,颁发了《乡村医生聘书》。加强了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制定了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统一印制了合作医疗门诊日志、处方、收费票据等。(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受益情况。2004年11月1日,5个试点镇街正式开展工作以来,受益人口达22316人,共报销医药费用115万余元,有7人补偿额在8000元以上。
(六)扶弱解困系列工程。市建设局、市民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局分别承办。任务目标:(1)年内完成经济适用住房7万平方米,解决806户低收入阶层的住房困难;(2)年内新建镇街中心敬老院2处,改扩建3处,新接纳老年人500名,全市五保入院率达60%以上;(3)实施困难群众再就业援助,落实税费减免、公益性岗位开发等再就业优惠政策,年内帮扶困难群体人员1500人就业;(4)健全完善贫困生专项救助制度,努力抓好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救助工作;(5)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年内培训输出农民工3万人。工程进展情况:(1)经济适用房建设。小区占地面积64.55亩,受周边关系影响,楼层和建筑面积缩减,可建2—6层住宅楼15栋,总建筑面积6.8万m2,总户760户,共8种户型,面积为65—88.5m2,入住人口约2660人,容积率1.5,绿化率36.3%,小区公建面积2013m2。项目总投资约7800万元。目前,15栋楼均已开工建设,施工面积达6.1万平方米,占总施工面积的89%,大部分已完成四层主体建设,工程总投资额已达3500万元。(2)中心敬老院建设。向省、济宁市民政部门申报了8个农村扶老福利工程项目,分别是**、**、城前、田黄4个镇中心敬老院新建项目和中心店、郭里、张庄、石墙4处镇中心敬老院改扩建项目。目前上述8处工程均已开工建设。共向省、济宁市申拨农村扶老福利工程资助资金89万元(其中省资助25万元,济宁市资助64万元),我市配套资金178万元。(3)困难群众再就业。劳动部门通过与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单位协商,拟定了200人的公益性岗位,同时与工商、税务等部门联和运作,落实优惠政策,帮助困难群众就业。(4)贫困生救助。截至目前,经过个人申请、基层申报,市救助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已审核选定1070名学生作为济宁市救助对象,590名学生作为邹城市救助对象。(5)农村劳动力培训。举办培训8期、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完成初等农业短期培训260人;有206人正在接受中专学历再教育,300人正在接受大专和本科学历再教育。
2005上半年市政府完成八件实事工作总结(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