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均匀分布设置松木饵木堆600堆(比去年增加275堆),引诱松褐天牛产卵,在10月份再组织专业队收集烧毁处理;
(3)4月上旬施放白僵菌2200只,防治松褐天牛;
(4)设置诱捕器210只(比去年增加150只),定期更换引诱剂,诱杀松褐天牛成虫,并由专人观测松褐天牛在缙云的生物学特性,定期收集松褐天牛成虫;
(5)化学防治:在5月下旬至8月上旬松褐天牛羽化高峰期,对发生区及其周围的9529亩松林进行喷雾、喷烟、喷粉轮翻毒杀,消灭羽化后上树取食补充营养的松褐天牛成虫,调整杀虫剂种类,开展防治试验,以期获得高效的农药品种。
3、认真开展春季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
共调查监测松林面积690.47万亩,监测率为100%。对公路沿线、城镇周围、风景旅游区、厂矿附近和山区电信、电站、电力等施工线路周围的松林进行重点详查,确保调查不留死角。共调查小班40817个,标准地1618块,采集松树枯死木样本117个。调查结果:缙云县发生范围没有扩大,还是控制在原发生区675亩,陆续有8株松木死亡,目前死树已清理完毕,其他县(市、区)没有发现新疫点。
4、加大外来木质包装物和木材的复检力度。
1-6月共检查外地调入物资210批次,包装材料1503件。经检查龙泉、景宁、松阳、云和、莲都、青田、遂昌共有54批263件从外地调入的木质包装材料无《植物检疫证书》,其中7批91件为松木材料,虽然不是来自疫区,但为防患于未然,有关单位分别烧毁了各自查获的松木包装材料;对其余无《植物检疫证书》的47批172件杉、杂木包装材料进行了认真补检;另外市森检站对复检工作进行了创新和改进,每次在复检后在外来包装材料上喷“##森检”标记,以便再次运输后的下家森检单位管理。
5、表彰2005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先进单位。
4月24日,在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市松材线虫病预防指挥部表彰了2005年度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先进单位,副市长肖建中等领导为先进单位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共有15个单位受表彰,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在如此规模的大会上表彰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先进单位,强调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在##市历史上尚属首次。
三、强化监测预警工作,不断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水平
1、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
调整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对象和应施监测面积:未雨绸缪、强化忧患意识,根据三个因素确定:(1)“十.五”期间本地常发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面积情况;(2)历史上本地曾经发生过较大危害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面积情况;(3)本地虽然没有发生,但周边市(县)有发生,且危害较大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确定松毛虫、松材线虫病、松褐天牛、柳杉毛虫、焦艺夜蛾、卵圆蝽、竹螟、一字竹象、刚竹毒蛾、竹蝗、栗瘿蜂、桃蛀螟和栗疫病等为主要监测对象,确定应施监测总面积为2094.54万亩次。
2、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和防治情况
上半年共发生各类病虫59743亩,主要是毛竹害虫,一字竹笋象38775亩,松毛虫6869亩,板栗瘿蜂10254亩。防治率为90.82%,全部采用无公害防治。
其中一字竹笋象有虫面积比较大,有虫面积12.1万亩,与去年相比增加了8万余亩。根据“一字竹笋象”发生规律,我站年初预测今年与去年相比发生面积有所扩大。因此我站把 防治“一字竹笋象”工作作为今春主要工作来抓,做到早部署、早宣传、早发动、早准备。全市共完成防治作业面积8.25万亩。龙泉市积极开展使用天王百树等新型无公害农药进行防治试验,大力推行无公害防治,专群结合,联防联治,标本兼治。今年全市一字竹象甲无公害防治面积达到了3.3937万亩,为发生面积3.8755亩的87.57 %。 防治结果:今年全市竹林新竹展枝率高,断头竹、畸形竹率极低,断头折梢的新竹不到5%,没有新竹因虫害死亡现象。依据往年轻度以上成灾危害,每亩损失224.8元情况推算,如果防治不及时,今年全市可能造成经济损失将达1854.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