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08年上半年宣传思想工作总结(2)

2010-06-18 03:15

3、“三管齐下”让省级文明卫生城市创建到位。我县自去年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在创建中,我们做到“三管齐下”。一是实施“宣教”工程,优化软环境。提出“要创文明城,先做文明人;先有文明人,有文明城”的口号,已有8个社区组建了腰鼓队、舞蹈队、老年娱乐队,广场文化活动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二是开展“美容”工程,强化硬环境。去年起从财政拿出1000多万元资金,按照“路平、灯明、排水畅、环境美、设施全”的标准,把12条背街小巷列入综合整治范围,覆盖了城区所有的街巷,共修复破损路面1万多平方米,人行道5000多平方米,改造排水管道5500余米,为小街小巷安装路灯162盏。三是实施“文明”工程,美化人文环境。在全县广泛开展“倡导文明规范,争当礼仪明星”、“优化市容环境,争当环境卫士”、“遵守交通秩序,争当文明使者”等主题实践活动,推动人人讲卫生,个个讲文明。

四、紧扣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做到“公共文化建设三推进”

1、“五大工程”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一是推进“百村千户文化”工程。在全县建设240个村级文化科技中心,1000户文化科技中心户。二是实施“村村阅报栏”工程。每个乡镇在3个以上行政村设阅报栏,全县建成80个阅报栏。三是启动“村级文化长廊”工程。要求每个乡镇至少选择一个资源丰富、有一定文化经济基础的行政村建设一个文化长廊,主要用于宣传党的政策、文化科技知识,举行书法、绘画展示等,全县已建成15个文化长廊。四是推动体育广场工程。在每个新农村建设点,开辟一个体育广场,县里支持一批体育器材,指导群众开展体育活动。五是推动“特色文化村”工程。每个特色文化村成立一个文化建设理事会,树立一个文化特色村牌子,建设一具标志性雕塑,建设一块文化宣传墙,开辟一个文化展览室,组建一支文化解说、表演队。今年我们启动建设的特色文化村有黄石镇中村“傩戏文化村”,田埠乡的东龙村、赖村镇的新民村和水西村“宗祠文化村”,田埠乡排上村“楹联文化村”,石上镇曾坊村“剪纸文化村”。

2、“四拓展”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一是拓展文化项目。实施“市民素质艺术教育推进工程”,推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曲艺、书法、绘画、技艺等进社区,由原来较单纯的唱歌跳舞转向全面发展。二是拓展文化团队。在县乡文化部门的指导下,建立健全社区文化带头人队伍,每个文化带头人组建一个队伍,不断扩大群众团队的参与面、受益面。三是拓展文化资源,采取与县级文化团院共建等形式,丰富文化产品,满足社区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四是拓展文化品牌,把弘扬传统文化与培育社区特色文化品牌相结合,培育社区文化节、邻居节等一批亮点。积极编排群众喜闻乐见、反映社区好人好事的原创节目,提升社区的和谐度。

3、“三进工业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一是抓好宣传工作进园,由工业园牵头,各企业设立宣传干事,负责宣传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舆论引导工作。二是抓好文化建设进园,加强园内学校、医院等社会事业设施建设,加快园区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建设园区文化和企业文化,组织开展农民工文化活动,增强工业园的文化凝聚力。三是抓好教育工作进工业园,在工业园区成立专门针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培训机构——农民工培训学校,实行订单培训,培训后保送到相应企业就业。

五、紧扣繁荣优秀传统文化,做到“特色文化三提升”。

1、提升传统文化普及。一是举办文乡诗国、客家摇篮、红色故土、赣南粮仓等主题电视讲座,普及宁都传统文化。二是举办宁都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展览,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了解家乡文化,热爱家乡文化,如石上镇。三是开展老师带徒授艺活动,抓好业余文化团体和民间艺人的培养工作。

2、提升区域文化品牌。一是完成了中央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旧址修复。3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旧址在宁都县小布镇赤坎村修复揭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首长,总参谋部三部首长,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弘强,省军区司令员彭水根,潘玉兰、陈春明、王俊杰、程关怀等领导出席竣工典礼并揭牌。今年,旧址已接待大型旅游团4次300人。二是继续抓好反“围剿”战争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继续抓好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建设,认真做好革命历史文物的搜集、整理,做好相关历史传说、故事的收集和整理,积极倡导、牵头召开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理论研讨会,研讨会已经市委同意,报中央相关部门审批。三是继续抓好客家千年古村田埠东龙的旅游开发。东龙村今年列入全县新农村建设点,县乡组织力量,经过两个月3、提升特色文化产业。一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我县走“文化揽客”新路,重点推进古村旧址的规划开发和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先后投资兴建和维修宁都反“围剿”纪念馆、“宁都起义”总指挥部旧址、苏区中央局“宁都会议”旧址、中央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旧址。西晋佛教圣地青莲古刹动工扩建。国家森林公园道教第三十五福地翠微峰旅游开发工作,在搁浅多年后今年经友好协商,投资方已重新确定投资2亿元,并已启动锦绣湖开发项目。建设三年的县影剧院、青少年中心已竣工,下半年可以投入使用。二是发展特色演出业。重组了宁都采茶歌舞剧团,招聘14位演员,并逐步输送到专业院校深造、进修、培训,为采茶歌舞培养一批编剧、器乐、演职人员。大力支持农民剧团发展,全县36个农民业余剧团争奇斗艳,其中卫东文宣队在农村“三项文化活动”的支持下,重新焕发生机,今年还召开了纪念卫东文宣队建队40周年座谈会,黄石中村傩舞、洛口南云竹篙火龙等群众文艺团体也有新人加入,基本解除了无人继承的担忧。三是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组织剪纸、纸扎、灯彩、笼灯、书画、奇石、根雕、傩面具、陶玩具、竹编、黄石砚等宁都特色文化产品对接市场,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今年出版的剪纸作品《魅力宁都》,成为宁都旅游文化代表产品。

县2008年上半年宣传思想工作总结(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酒店2009年上半年度工作总结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