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强化机构队伍建设,确保有人管事。一是同意成立县级计划生育执法大队,人员由计生局自主调节,只待编委会正式行文;二是配齐配强了乡镇行政工作和技术服务队伍,12个乡镇共配备了36名公务员专门从事计划生育工作,5个独立乡镇计生服务机构共有技术服务人员15人,按照“以钱养事”的原则经费投入保障到位;三是充实村级工作人员。100%的村(居)都配备女计生妇女委员,并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工资达到村主职干部的70%以上,同时明确今年要求达到80%以上并纳入考核;配备组级信息员476人,并为县城所在地的茅坪镇3个社区各配备了一名计划生育协管员,保证了人员、报酬、职责“三落实”。在加强技术服务队伍建设的同时,实行技术服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人员到上级大中型医疗卫生机构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加强人口计生干部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基层人口计生干部管理和服务水平。
4、强化财政经费投入,确保有钱办事。2008年,全县计划生育事业费按省定标准人均9.33元、计划生育转移支付经费按农业人口人均1.80元、农村奖扶经费按县级配套人均60元的标准全年共预算435. 34万元,基本能保证人口计生工作的正常开展。在科学合理确定支出的基础上,实行县乡两级分级理财,经费管理改过去县局年终决算平衡为年初综合预算到各乡镇分级管理,严格实行“四挂钩一统筹”的兑现办法,即经费与项目挂钩、拨付与进度挂钩、结算与考核挂钩、单项工作与奖惩挂钩,使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最大的社会效益。
(二)以强化部门职责为重点,加快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长效工作机制
坚持将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纳入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考核,以强化各相关部门的主动配合意识,部门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初步形成。
1、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和“两非”专项整治工作。始终把人口出生性别比控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了《“两非”管理工作制度》及规范化管理流程,使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做到有章可循。今年又组织六个专班对乡镇医疗保健机构、计生服务机构、进行 “两非”专项检查活动,从而进一步建立健全了B超登记、终止妊娠手术、终止妊娠药品等管理制度,促进各相关卫生医疗机构和计生服务机构严把B超鉴定关、孕妇登记关、手术质量关、终止妊娠药品管理关、终止妊娠审批关,坚持从源头上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工作。近几年来,全县没有一例“两非”现象发生,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值范围之内。
2、深入开展全民性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按照大宣传、大联合、出精品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不断改革宣传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实现县乡联合、部门联动、干群互动、整体推进,收到了良好效果。一是开展阵地、新闻媒体宣传。为全县192个村(居)委会统一订购了人口文化墙报,每季度更新一次内容,统一制订了16块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知识展板和20块印制精美,内容丰富的宣传展布,在开展各项工作中进行广泛宣传;与县电视台、广播电台、三峡晚报、三峡商报联合,开辟专栏专版,制作专题片进行宣传;在各级党校和人口学校常年开设人口理论课程,并纳入主题班次的必修课程,以提高各级干部的计划生育国策意识。二是开展集中性宣传活动。4月27日,由县委宣传部、县人口计生局、县妇联、县总工会、团县委、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广电局等单位联合在县屈原高中举行了以“奉献爱心、点亮希望”为主题的“关爱女孩行动”资金发放和签名仪式,共向县一中、二中、屈原高中、青华职校的45名学生发放“关爱女孩”资金4.5万元,扩大了社会宣传的效果。三是开展宣传教育/协会项目。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生育文明建设和“三级联创”活动,在去年宣传教育和计划生育协会项目的基础上,今年第一批又已批复和执行了7个项目,还将和邮政部门协作印发一批宣传品入户,切实提高群众的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