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依法行政,强化环境监察管理
一是严格环境执法,排污费征收工作有序开展。严格执行《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排污申报登记,建立了排污企业档案及污染源台账,为排污污费的征收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二是强化信访管理,积极处理环境污染纠纷。上半年,共接待群众20余人次,电话回复群众350余次,受理环境污染纠纷、来信来访65件,结案53件,结案率为81%。收到人大建议案2件,政协提案4件,及时进行回复、办理,办结率、满意率均达到100%。
三是规范服务程序,严把新建项目审批关。认真贯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环境影响评价法》,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简化办事程序,做到了既严把环保审批关,又为企业服好务,上半年共审批建设项目40个,完成新建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9家,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均为100%。
四是强化宣传,全民环境意识普通增强。半年来,通过各种宣传渠道,采取各种有效形式,抓住各种有利契机,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环保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在“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当天,全局职工集体上街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环保主题宣传,印发环保宣传材料5000份(册),解答环保咨询600多人次,通过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使环保国策更加深入人心,全民环境意识普遍提高。
七、强力推进,“四大行动”成效显著
1.大力实施“蓝天”行动,大气污染得到有效防治
一是强化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工作,启动了奉节县无煤区或基本无煤区的创建及空气质量划分工作。督促县城所有大型餐饮、娱乐业等经营场所全面使用清洁燃料,主要街道全面禁止燃煤烧烤。二是加强扬尘的管理,落实施工扬尘污染控制措施,制定完善房了屋及市政建设、园林绿化、道路开挖及管沟等工程施工扬尘控制方案,切实减少了各类扬尘对空气的污染。三是加强对重点污染行业的现场监督检查。上半年,对康乐火电厂、渝东化工有限公司、水泥厂等重点污染企业开展现场执法30余次,确保企业治污设施运行率达90%以上,确保了全县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182天。
2.深入开展“碧水”行动,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一是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依法严管饮用水源保护区。实施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饮用水源的安全检查,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80%。二是加大监测力度。加强了对长江干流、梅溪河、草堂河、朱衣河、九盘河等河流的监测,共获监测数据7689个,实施次级河流“水华”应急监测,获监测数据55个。三是强化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厂的运行监管,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5%,有效的减少了对库区水环境的污染。长江干流(奉节段)总体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次级河流水质达到ⅲ类标准。
3.推进实施“绿地”行动,生态污染防治初见成效
一是坚持不懈的对煤矿及非煤矿山企业开展污染治理,植被恢复检查,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共出动执法人员100人次、执法车辆30余台次。二是积极组织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景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的创建活动,对报国路小学创建县级绿色学校工作进行了验收,对申报创建市级绿色学校的公平中学进行定人、定期具体指导,提高了创建质量。
4.扎实开展“宁静”行动,噪声扰民得到有效控制
一是强化了对夜间建筑施工的管理,严格执行夜间建筑施工临时许可证制度,累计出动夜间现场执法人员200余人次,对超标、无证排放噪声污染等违法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二是协同交警部门开禁鸣工作,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控制在68分贝以内。特别是中、高考期间对全县所有噪声源进行了检查,出动执法人员100余人次,30余车次,重点督查了考点学校周边噪声源,严格实施噪声零排放或达标排放,确保了全县学生两考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