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强教学工作的研究,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1)各班、各科学期初根据教导处的要求,认真制定好各项工作计划,保证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
(2)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各老师都能根据本班的实际,编写好每节课的练习,认真上好每节课,认真批改学生的每节作业,对每次练习能做好总结和分析,使教师间有更多互相学习的机会。同时严格落实学校的业务月查制度和作业调控制度,发现老师们工作中的漏洞,及时加以堵塞,让老师们的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好。加强听算的研究和落实。每次听算的题目都有老师们商量确定,使听算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对提高教学成绩和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方面刘祥英、张玉婷、王淑燕、王永香老师付出了自己的智慧和劳动。
(3)做好中下生的转化工作。各老师都能根据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和平时的观察摸底,确定中下生对象,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订相应的计划和措施;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他们,多关心和支持他们,注意他们的学习反馈,鼓励他们参与学科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多辅导。并与家长联系和沟通,争取家长对工作的支持。
(4)加强教学研究,通过组织教学开放周和迎接省教学示范校活动,积极开展同课异构,不断提高授课水平,提高教研能力,形成教研氛围,同时老师们积极开展经验总结活动,使之上升的理论高度,张玉婷老师的三步预习法,已经在级部内推广,得到了广大老师们的好评,三步预习法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预习,对提高学生的预习质量,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学期来我级部有多人举行校级公开课、有多人参加参加县优质课比赛获奖。其中张玉婷老师的《 》和王淑燕老师执教的《可能性》被认定为校级公开课,为广大老师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李刚老师执教的《 》,获县一等奖,李金福老师在教育局组织的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撰写的《 》获县一等奖,老师撰写的《 》教学论文分别获得省市县奖励。
二、我们在工作中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和不足:
1、班主任在对待特别学生的教育时,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
2、级部里还存在几位学习极其困难的学生极度厌学的情况。
3、个别班级的个别学生在纪律学习等方面还存在不自觉的现象,还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还需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4、家长方面也存在对教师教育、班主任工作的误解,还需要多沟通、多进行交流。
三、改进措施:
(一)、抓好常规工作: 以智慧工作、全心投入、快乐生活为目标,提高老师们的责任心使命感,在以下四个方面重点抓好班主任工作。
1、了解学生思想状况,
2、抓好班主任的日常工作,
3、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4、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二)、加强学习 : 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班主任培训同时在级部内利用课间办公室间加强经验交流,撰写学习笔记,争取每人发表一篇德育论文。
(三)、班主任还要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与各科老师联系要勤,从而真正架起一座老师、学生、家长三方面互相配合、共同提高的桥梁
四、明年的打算
1.努力营造办公室学习与教研氛围。我想很多问题唯有多读书、读好书、多学习,我们的教育之路才会越走越轻松,越走越幸福。有人说:教育改革实际上就是教师的职业态度和人生态度的改革,我认同此理。
2.级部的事自己要躬身亲为,多付出,带好头。
3.作为级部主任,我想我的任务是边管理边教学边研究,调节好自己,管理好级部工作,教好自己的学科,这样在协调工作时才有资格,也更有说服力。
4.我们级部人手少,遇到教师请假,提前安排好上课问题,为级部老师排忧解难。
5.做好家校联系工作。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我们还要通过电话联系、家校通、请家长到校沟通等方式增进相互之间的了
解,帮助家长们转变观念,配合老师更有效地教育孩子,尤其是多与后进生家长沟通。
6.教学工作是所有工作的重心,我们会一如既往的加强教学研究,上好每堂课,保证效率。
我深知,要做好一名级部主任必须心思细密且具有出色的协调沟通能力,今后我会和级部老师一起努力、不断改进、互帮互助、团结奋进,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争取让我们级部的工作踏上一个新台阶。
第6篇:级部工作总结
级部工作总结
工作天天做,总结年年写。如何才能避免老生常谈?我想结合最近读书的体会来谈谈我们级部工作的点点滴滴,可能有些牵强附会,不过是希望能多点思考和感悟。
儒家经典《大学 中庸》中讲到什么是中庸之道——人的内心处于虚静淡然、不偏不倚,称为“中”;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要符合常理,情感中正和谐,这就是“和”。中庸即内心淡薄,情感表露之后符合自然常理、社会。由此我想到了教师这一职业,去除名利心,甘于平淡,乐在其中,按职业道德要求教书育人。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正心、修身、笃行。
细细推究,我们级部教师的工作也正实践了正心、修身、笃行的理念。我们安于平凡的岗位,去做应做的本分事情,不羡慕名利,无论处于什么地位,都安心工作。这一点着重体现在我们级部的几位教副科的老师身上。在传统的观念中副科是不被重视的,工作繁琐且不出成绩。我们所见也的确如此。周老师是我们学校的元老了。她从和我们一个级部开始,就脱离我们的队伍,常驻大队部。表面看,是为了接受领导的熏陶,以便时时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其实还是由于周老师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所造成的。周老师讲,身处大队部,到操场上上课方便,作为副班主任看班方便;同时还要早起放音乐、安排红领巾广播,两节课后组织做操,中午晚上组织放学。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看着即将退休的周老师楼上楼下地带学生,顶严寒、冒酷暑到室外上课,我们都很感动。周老师却不在意地说:“没事,活动活动好。”多么朴实的话语,折射出的却是她甘于奉献的精神。有这样的老教师做我们的中流砥柱,我们级部的工作又怎能不蒸蒸日上?小左老师因为开学初的临时人事变动将已穿上的运动服脱下而改教科学,但她却教得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因为她的耐心、敬业,学校又安排她协助做好幼儿班的工作。从早上的幼儿入园管理,到中午11点至2点多的看护,天天如此忙碌。有时我们会感慨:不睡午觉精力还如此充沛,到底是年轻啊!半年的时间也就在她的忙碌中过来了,更不用提她再次献血的“壮举”了。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年轻教师投身教育的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