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加强安全规划,推进安全村(居)创建工作
村(居)规划应符合有关安全要求,农村建设规划应当借鉴城镇规划经验,将生产、生活等功能区分开,严禁在重大危险源和易燃易爆场所安全距离内以及在煤矿塌陷区、采石场和水库附近等区域内建设村民居住区和公共聚集场所,严禁违章占压天然气、煤气等危险物品运输管线,不得在村民居住区及其周边建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和储存场所。对城镇液化气充装站要合理布局、统一充装,城镇建设应当同步建设消防等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居民小区、农民住房道路建设应当满足消防车辆通过等安全要求。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村(居)安全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对村(居)安全工作的领导,把村(居)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整体规划,列入“平安*”创建活动总体布局,将村(居)安全工作与其它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协调推动。
(二)加大支持力度。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大对村(居)的安全投入,设立公共安全隐患整改专项资金,推动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同时,积极拓宽村(居)安全投入渠道,积极引导和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村办企业进行村(居)安全投入。各村(居)要设立事故预防基金,公布举报电话,鼓励村(居)民和职工举报事故隐患和事故,对举报人进行奖励。同时,各乡镇(街道)对村(居)安全监督员要给予一定的岗位补助。
(三)落实监管服务职责。安监部门要加强对村(居)安全工作的综合监督管理和协调。公安、消防、财政、民政、建设、交通、供电、国土、环保、水利、农机、农业、卫生、质监、教育、文化等相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对农村安全的管理和服务,认真履行管辖范围内村(居)安全监管和服务职责,共同提高村(居)安全水平。
(四)严格考评和责任追究。认真落实安全村(居)创建工作责任制,完善考评机制,严格考评。按照《关于印发<2009年*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的通知》(山政办发[2009]14号)要求,将安全村(居)创建工作纳入对乡镇(街道)、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将安全村(居)创建工作情况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评,并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专项督查;对完不成创建任务的,年底安全生产工作不得评为先进;对由于安全工作管理不力,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要坚决实施“一票否决”。各乡镇(街道)、各部门也要将安全村(居)创建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村(居)建设考评内容,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考评,要将安全责任纳入村(居)负责人任期目标,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并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农村安全工作任务落实,共同推动农村安全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