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努力优化发展环境
(一)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我们在农村片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做出了大量工作,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在道路建设方面,整修了石云、东风、三坝等村的村级公路57公里;硬化了原云双路(新城至建民村)11公里;修建复兴场镇道路1.5公里(硬化0.8公里)。高等级公路云万高速、云开路、渝巴路在我镇境内通车里程达19公里,人民群众“出行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全镇16个行政村(居委),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和宽带网,全部农户都接通了有线电视,能够收看到30多个电视频道,部分村和农户还安装了电脑,并实现了上网,全镇所有的区域都能接收到手机信号,人民群众的信息交流十分畅通。在水利设施方面,全镇除险加固水塘8口,新建蓄水池和山平塘30余口;与此同时,在东风、稻场两个村投资安装自来水设施3公里,在龙溪等村打井取水51口,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生产条件。在落实“七改六好”工作方面,通过开展和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完成改水132户、改房49户、改厕78户、改厨89间、改圈65间、新建沼气池160口,极大地完善了村民生活环境。
(二)龙脊岭文化旅游长廊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完成修建人行梯道3.85千米;新修和硬化白云路2.56公里及边坡、边沟治理工程;完成600亩22万株的栽植和管护任务。
(三)社区建设成效显著。狠抓阵地建设,新城13个社区都落实了办公及服务用房建设用地,3个社区办公及服务用房已先后落成启用,面积达2282平方米,7个社区阵地建设已经启动,力争今年年底完成。狠抓干部队伍建设,择优配备了社区干部57名,一支“特别能吃苦、敢抓敢管、公道正派、有威信、有亲和力”的社区干部队伍正逐步成熟。狠抓制度建设,制定并印发了《社区建设制度》,内容涵盖阵地建设、组织建设、环境卫生、民政低保,社区文化、日常管理等方面,健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社区工作机制。
(四)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狠抓市民教育,印发了《双江镇文明市民读本》,通过社区市民学校、各种宣传教育阵地的大力宣传,提高了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狠抓环境卫生,全面落实了“门前三包”和“日巡、周评、月通报”的城市管理制度,科学合理设置生活垃圾倾倒点,规范垃圾倾倒秩序,建立了有1700余人的社区卫生“清扫保洁员”、“监督员”队伍,实行夜间清扫、清运,白天保洁的24小时作业方式,并发动广大市民对小区脏乱差和城市“牛皮癣”进行了彻底整治,市容市貌彻底改观。狠抓城市绿化,各社区广泛开展春秋两季植绿护绿行动,在空地栽植常绿植物15万余株;在边坡、堡坎栽植藤蔓植物10万余株,绿化面积32万平方米。城市绿化基本达到了“应绿尽绿、不留裸土”的要求。
通过三年的努力,创建“优秀旅游城区”、“市级卫生县城”、“山水园林城区”顺利通过验收,获得“市级文明县城先进县殊荣。
(五)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完成库周绿化植树造林面积3300亩、荒山绿化3000亩、封山育林1000亩、退耕还林12500亩、党员先锋林350亩;薛家沟至建民村云双路的行道树及视野绿化303亩的工程正在有序推进,生态环境日益好转。在人文环境建设上,举办法制教育讲座36次,大型宣传活动5次,法制考试3次;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内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治村、民主管理,政务、村务、厂务和校务公开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推进。完善了广场活动设施,建立75支文娱健身队伍,长期坚持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各社区、镇属中小学校在元旦、春节等节日期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部分农村村委建起了体育活动场地,添置了篮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设备设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深入。在和谐乡镇构建上,严把五个关口,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阳光操作,认真抓好了低保发放工作;采取向上级争取、爱心捐助等办法,对后期移民特困户、贫困大学生、下岗职工等社会弱视群体筹集落实资金80多万元进行了帮扶救助;通过热情接待、积极疏导和及时办理的工作方法,接待群众访问、咨询600余人次,办结率达100%;坚持班子不撤,人员不散,力度不减,政策不变的原则,追回“三金”贷款360万元,还县举债资金270万元,兑付农民征地补偿存款90万元;通过宣传检查、隐患整改和专项整治,对水上安全实行严查重管,拆毁三无船舶12条,对陆上安全加大了三无车辆整治,坚持学校轮班放学,定点疏导,强化非煤矿山监管,取缔了5家证照不全的非煤矿山企业,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铲出防火隔离带6000余米,建立森林防火观测站32处,组建200余人灭火突击队,50余名护林员实行24小时昼夜值班制度,关键地带落实专人严防死守,森林防火措施有效落实;加强全镇31个地质灾害点的治理,通过避险搬迁、移民、群策群防等措施,受灾人口有原来1.8万人降低为现在的2700人,在发生的9次较大地质灾害中,动迁人口2000余人,未发生伤亡事故;加大学校周边环境整治,抓好暂住人口的管理,严格“两劳”释放人员和“法轮功”人员帮教和监管,扎实开展禁种铲毒,创造性地落实了“一项筹措”、“两项建设”、“三项制度”的治安防范措施,发动群众参与群防群治,构建起了专群结合的新型治安防控网络,使一度非常严峻的社会治安持续好转,维护了人民良好的生产、生活秩序。今年1—5月,全镇立刑事案件157起,同比下降53.1%,立治安案件222起,同比下降11.2%,从严打击了违法犯罪,成功接待市部级以上领导视察任务13次,未出现一次上访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