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2)

2012-06-22 11:38

五、通过“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互助协作,自立自强的心理品质。
连云港市教育局在09年提出了“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做好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而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必须在课前认真预习,在学习中找到疑问,而许多时候一般学生自己很难完成这一项,建立小组,互相学习,共同协作就变得至关重要。在课堂上大胆展示,勇于探究,也表现了每一位同学的自强品质。物理学习中的现象本身就来自生活,但不同的学生经历不一样,所以每个人把自己对物理现象的认识和理解表达出来,就是对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所以说通过“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互助协作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自立自强,自我发展的心理品质。
六、通过对物理现象中危害社会现象的认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利用次声波可以探测到地震,地震带给人类的危害是毁灭性,当地震发生时,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应该挺身而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献出我们的一份爱心,帮助受灾人民度过难关。学到尖端放电时,讲到了“避雷针”,它对高大建筑物有着特别的保护,平时我们在楼顶上看到的一圈钢筋,也就是起到了避雷针的作用,所以不能破坏这些设施。针对目前我市农民对桔杆焚烧的危害认识不到位,我们加强相关知识的宣讲,让学生把焚烧桔杆的危害传达到每一个家庭,特别是借助能量守恒的学习让学生明白节约能源和有效利用能源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物理教学中不可能连续的进行德育内容,只能在教学中渗透和潜移默化,在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德育的熏陶。在教学中注重知识学习与德育的有机结合,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然接受德育渗透,在长时间的积累下,一定会对学生产生正确的导向和深远的影响。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载这篇word文档

    下一篇:2012年德育工作总结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