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给予批评教育
B 诫勉谈话
C 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D 通报批评 8.教育部于2018年底印发关于教师职业行为的系列准则,规定(C )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
A 教学水平
B 硬件环境
C 师德师风
D 信息化水平
9.《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分为4个方面,具体包括(B )。
A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区保护和司法保护
B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C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法律保护
D 家长保护、学校保护、社区保护和法律保护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是培养未成年人的专门机构,在影响未成年人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处于(D )地位,肩负着把未成年人培养成为社会所期望的公民的重任。
A 辅助
B 次要
C 主要 D 主导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这属于保护学生的(C )权利。
A 生存权
B 发展权
C 受教育权
D 参与权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D )地位。
A 政治
B 经济
C 法律
D 社会
13.下列选项中,(D )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立法宗旨。
A 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B 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
C 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D 提高教师收入水平
14.教育应当坚持(B ),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A 育人为本
B 立德树人
C 全面发展
D 教书育人
15.(A )是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制化。
A 依法治教
B 爱岗敬业
C 热爱学生 D 严谨治学 16.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A )。
A 为人师表
B 清正廉洁
C 敬业爱业 D 团结协作
17.(D )既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根本大法,也是教育类法律的法律依据。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8.2015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修订,将(B )明确写进了教育法,使其从一种政治要求转化成为一种法律要求,落实为国家责任。
A 教书育人
B 教育公平
C 严谨治学
D 全面发展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 C)批准。
A 学校
B 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 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 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B )。
A 次要发展
B 优先发展
C 快速发展
D 稳步发展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总分为30.0分)
1.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各地认真贯彻执行,具体要求包括( A,B,C,D)。
A 准则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
B 立即部署扎实开展准则的学习贯彻
C 把准则要求落实到教师管理具体工作中
D 以有力措施坚决查处师德违规行为 2.新时代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传播优秀文化”准则规定的禁止行为包括(A,B )。
A 转发错误观点
B 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
C 弘扬真善美
D 传递正能量
3.新时代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加强安全防范”准则要求教师(A,B,C )。
A 增强安全意识
B 加强安全教育
C 防范事故风险 D 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4.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中规定在处理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时,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A,B,C,D )。
A 应当坚持公平公正
B 应当坚持教育与惩处相结合
C 应当与其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D 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5.为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保障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制定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其中明确列举的法律依据包括(B,C,D )。
A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2014)》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 《教师资格条例》
D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6.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规定,对教师做出处理决定之前应及时组织调查核实,调查核实内容包括(A,C,D )。
A 听取教师的陈述和申辩
B 调查取证
C 听取学生的意见/调查了解幼儿
D 听取其他教师、家长委员会或者家长代表意见
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B,C,D )。
A 利益优先原则 B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C 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D 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8.《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长和监护人提出了限制性的要求,以下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长和监护人的限制性要求包括(B,C,D )。
A 不许给未成年留课外作业
B 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C 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残疾未成年人
D 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结婚和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