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新的发展阶段,就是在目前教代会和校务公开初步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进而达到全面制度化、规范化的阶段。全面制度化、规范化阶段的标志是: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完善;教代会各项职权得到全面落实,校务公开的各项规定得到不折不扣地执行;教代会和校务公开的作用普遍得到充分发挥。这三个标志,也是今后教代会、校务公开制度建设要实现的目标。其中制度完善是基础,职权落实是关键,作用发挥是目的。
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要全面掌握、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尤其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论述和精神,进一步深化对学校实行教代会制度和校务公开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在总结实践基础上,努力争取教代会制度建设的新突破,使教代会制度体系的缺失得到填补。三是努力推动教代会和校务公开的制度创新、工作创新,使之不断充满生机活力,不断适应实践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四是要优化代表结构,提高代表素质,使之更好地胜任代表教职工参与学校的管理职责;五是大力推动理论创新,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为制度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为解决认识问题提供理论武器,这一点十分重要,也是目前的薄弱环节。
三抓品牌推动创新。继续抓好“青蓝工程”、“三业”、“两争”、“送温暖工程”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发挥品牌效应,推动创新。
在全区教育系统以师徒结对、互帮互学的“青蓝工程”的实施与普及,有力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推动了全区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也成为学校工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大特色和工作抓手。2008年我们共评出20对区级优秀师徒,在教师节予以表彰和奖励。这些优秀师徒分布在各个学校,优化了教师队伍,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去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同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亲切座谈,高度评价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事业中作出的贡献,并提出四点希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这是对新时期人民教师师德内涵所作的经典阐述。我们认真学习和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广大教职工中广泛开展“三业”、“两争”活动,引导教职工进一步弘扬“敬业、精业、勤业”的精神,争创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2008年有152名区优秀教育工作者,76名区优秀青年教师受到区委、区政府的表彰,14名市优秀青年教师受到市教育局的表彰。以扶贫帮困为主要形式的“送温暖工程”,是工会一项特色工作,区教育工会2008年建立特困职工档案34份,春节慰问特困教职工34人,慰问金17500元,“五一”慰问劳模两人,慰问金2000元。
各基层工会慰问离退休、生病、困难教职工800多人次,慰问金额40多万元。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全区教职工捐款180多万元。
四抓组织建设,强身固本。我们依据《工会法》和《工会章程》,对任期届满的基层工会委员会及时进行换届选举,按照干部“四化”标准,选聘工会干部,使工会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规范会员管理,强化“职工之家”建设,教代会制度建设,使工会工作组织健全,机构完善,教职工满意率在95%以上。靖安中心小学工会、龙潭中心小学工会、**中心小学工会、迈皋桥中心小学工会、燕子矶中心小学工会、马群中学工会、**中学工会被区总工会评为“先进职工之家”。靖安中心小学工会申报“南京市先进职工之家”,有望获得批准。
各基层工会干部均能转变作风,密切联系教职工,做教职工的知心人,为教职工说实话,办实事,解难事,受到教职工的一致好评。徐信谦、董清元、王增明被区总工会评为“优秀工会工作者”,倪春宏、谢兆国、兰敦友被评为区“优秀工会积极分子”,赵建华、殷登国、吴玉河、陆鹏、周晓红、季长青、李宝玉、朱凤雷、汪燕超等被选为区总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戴学斌同志被评为“全国工会积极分子”和“江苏省优秀工会工作者”。一些工会主席除做好本职工作外,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受到学生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