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大成效,体现学习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一)进一步提高了卫生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识。通过认真学习,反复讨论,卫生系统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纵横比较,客观分析,卫生系统党员干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通过深刻查摆,全面反思,卫生系统党员干部找到了差距,明晰了症结,明确了方向。这就是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增强全局意识,强化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提高战略思维能力,高起点、高站位、高标准地谋划推动各项工作,努力构建政府放心、社会拥护、群众称赞的和谐的卫生行业。
(二)进一步理清了卫生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思路。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卫生系统领导干部深刻地体会到,要实现卫生工作的健康、和谐、快速发展,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统筹。就是要根据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着力解决不和谐问题,认真梳理好发展思路,促进卫生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今后我们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积极推进全县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以实施民生工程为龙头,切实推进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着眼大局,勇于创新,紧紧围绕服务这条主线,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水平,确保完成各项重点工作目标任务。按照这个工作思路,今后我县卫生工作要“围绕一个目标,完善两个体系,突出三个重点,加强四项工作,落实五个保障”:“围绕一个目标”即:围绕“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推进卫生改革与发展。“完善两个体系”即:完善农村和社区两个卫生服务体系,构建新型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突出三个重点”即:突出公共卫生、医院管理及食品安全三个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四项工作”即:加强妇幼保健、中医药、爱国卫生及行风建设四项工作,全面发展卫生事业。“落实五个保障”即:落实人才队伍建设、科教、服务公开、信息宣传及安全稳控五个保障,推进各项卫生工作。
(三)进一步增强了卫生系统服务群众和社会的工作能力。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全县卫生系统服务能力得到加强,可以概括为“呈现四个转变,实现四个提高”。呈现四个转变: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即变原来的狭隘卫生为现在的大卫生观念,变被动服务为现在的主动服务;其次是工作要求的转变,即以服务社会和群众为根本要求,致力求发展,着力办实事,倾力谋特色;其三学风的转变,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应付学习为认真学习;其四是工作作风的转变,工作热情更加高涨,服务意识更加浓厚,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实现四个提高:一是干部理论水平得到提高,二是干部理论素质得到提高;三是遵守纪律自觉性得到提高;四是廉政意识得到了提高。
(四)进一步加快了卫生系统解决社会反映热点问题步伐。一是加快完成县政府承诺为民办十件实事中卫生系统承担的任务。1、我局进一步加快清远市首个现代化的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县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的建设步伐。成立了急救指挥中心建设临时领导机构,制订了《清新县急救指挥中心建设方案》。我县急救指挥中心和附设的8个急救医疗分站,现已进入布局设计阶段。并已为7间急救医疗分站配置了急救设备比较齐全的救护车,在各镇卫生院已安装了急救电话的录音系统。2、加快在全市率先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网的步伐。在县信息中心的积极协助下,我县迅速成立了新农合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了《关于实施清新县新农合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方案》。相关设备采购已于6月20日前完成,同时进行了设备安装调试,并对信息化操作人员和各镇农合办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清新县新农合信息化系统与医院管理系统互联现已正式开通,实现了以县为单位的在线费用审核,实现农民住院可即时补偿,提高了审核报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行政成本。3、完善“六位一体”功能,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以玄真、三坑、太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试点,在全县广泛开展6方面的社区卫生服务。二是加强医德教育,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注重提高医疗水平,把人性化服务落实到实处。从服务主体抓起,强化全员的质量意识,活跃学术气氛,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医疗质量检查,做好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建立药品、医疗费用明码标价制度,规范医务人员服务行为,关心病人的生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践活动,使医务人员树立以病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通过制度建设,约束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使他们能够自觉地执行医院的规章制度,正确地履行责任和义务,在医疗活动中讲道德、讲文明,用心做好本职工作,为病人提供温馨、舒心、放心的服务,从而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