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总结(2)
2010-06-17 23:51
近年来,学校在印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德育工作会议精神。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队伍建设为保证,以常规教育为抓手,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推动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形成了“文明、勤奋、坚毅、有为”的优良校风,突出了以下五项内容:
强调文明创建和德育工作的有机渗透。学校坚持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实行严格而规范的升降国旗制度,并结合近代史教育、形势教育、国情教育进行国旗下讲话,增强全校师生的爱国情感。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在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只有刻苦学习、奋发图强,才能使祖国早日强大,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复兴。
与此同时,学校抓住近年来大事、喜事多的有利契机,以征文、歌咏、诗歌朗诵比赛、文艺汇演等形式,结合新中国建立五十周年、澳门回归祖国怀抱、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共青团建团八十周年,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纪念和庆祝活动。通过举办图片展览、党史讲座,深入开展党史、国情学习宣传。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与共建单位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与社区开展联谊活动;在家长学校中安插专题内容,邀请军队老干部来校作革命传统报告;组织师生代表“赴上海一大会址,重温入党、入团誓词”;组织优秀学生赴南京祭扫雨花台、参观日军侵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开展“忆党史、感党恩”、“话改革、看成就”系列活动,进一步唱好祖国颂、改革开放颂、社会主义颂,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树立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勤奋学习、刻苦锻炼的远大志向。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确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学校以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主阵地,其他学科为辅阵地,强化课堂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渗透功能,大力开展国情教育、唯物辩证法教育、心理教育。根据教学对象的差异,学校以年级为单位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德育工作的目标:初一侧重教育学生迈好中学第一步,开展“爱国旗、党旗、团旗、队旗”的教育和养成教育;初二侧重教育学生迈好青春第一步,开展道德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初三侧重教育学生迈好理想第一步,开展理想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突出德育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学校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为解决青少年“成长中的烦恼”提供了良师益友。此外,学校还突出抓好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教育,通过带领师生赴宁参观XXX科技馆、参加市科协组织的百万签名,开展向法轮功痴迷者写一封信等诸多活动,大力揭批“法轮功”、使广大师生认清法轮功“反社会、反科学、反人类”的邪教本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
以文明创建为动力,加强对后进生的帮扶工作。青少年预示着社会和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这一时期也是人生的敏感期,世界观尚未定型,遵纪守法的意识性弱,有强烈的好奇心、模仿力,自控能力和辨别能力较差。学校从青少年的自身特点出发,结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实施,聘请城西派出所副所长汪家健同志作为学校兼职制副校长,加大了法制教育的力度。由于学校生源的特殊情况,存在一批后进生。在册建档的就有近五十名,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面对这些学生,学校从社会稳定的高度,端正思想,明确职责,通过多年的不断实践,总结出自己的路子。事实证明,正是由于学校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上环环相扣,事事有人理,时时有人管,坚持依法治校、以德育人的理念,才使得在全社会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且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全校无一起刑事犯罪案件发生,违纪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在这方面,学校主要抓好了以下几点:一是开学初的军训。严格的军训,加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增强了国防观念。在近三年的冬季征兵中,我校每年向部队输送了大批优质兵源(共四十八名),受到地区和人武部门一致肯定。二是帮扶结对。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在168爱生服务活动中,将各班后进生的帮教工作落实到人,通过促膝谈心,解决具体困难,促使其进步。三是提高法制宣传力度。全校学生在政教处、团委会的组织下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出黑板报、开展知识竞赛、听讲座等形式强化法律意识,提高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中学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总结(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