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2)
2012-06-01 10:25
其实,一个懂得教育老师,应该有一种教育的敏感,能够及时地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时机,并通过恰当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做人应持的道德信念。因此即使在学生犯错的情况下,也不是用简单的训斥来解决问题,而是自觉地把问题当资源,在心灵的对话中进行情感和思想的导引。这样,学生就拥有了自省的空间,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
从道德的实践中我们注意到,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心灵,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在德育工作上注重对孩子进行 “心”的工作,通过体验式的德育,将德育付之行动,由行动强化感受,传递真情,让学生心领神会,自然而然地矫正学习生活中的偏差,达到教育的实效。因为我们的德育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扎扎实实和潜移默化,不在于发多少文件,喊多少口号,而在于做多少工作和让学生乐于接受,真正能像周济部长所说的 “……要扭转这种现象,我们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德育工作,切实把德育做到学生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