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完善重点调度制度。围绕工作任务和目标,突出各大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理清××年重点实施的工作、重点项目,将工作、项目落实到单位、到人头,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做到涉农部门有项目、乡镇苏木有任务、科技人员有指标。对重点工作,县政府督查室定期调度、重点督查。
三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引导各涉农部门和各乡镇苏木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突出抓重点、抓服务工作。对专项推进工作和重点项目,县政府制定出台具体考核办法,实行重点奖励。如种植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和考核科技在农牧民增收中的贡献。
四是实行管理职能问责制度。坚持责权利相统一,对在畜禽防疫、森林草原防火、防汛防洪等重大责任事件和京津风沙源、退耕还林等国债项目实施中因失察、失误、失职导致发生事故、产生质量问题和资金管理问题的,严肃追究责任。
2、加强扶持,落实各项支农政策
认真贯彻××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深入落实自治区政府免征农业税、免征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等支农政策,做到已实行的政策不变,已给农民的实惠不减,支农的措施逐步加大。
一是加大对农牧业经济的投入力度。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农牧业经济投放力度和产业化经营各大产业支持力度。主要包括:每建1处批次存栏2万只的肉鸡放养场,每只鸡财政补贴0.30元;每建设1处存栏5万只的蛋鸡户外小区,每只鸡财政补贴3元;每购进1只种公羊,财政补贴一半;每建设100亩以上的日光温室小区,每个长50米标准棚县政府无偿补助1000元,每建设100亩以上塑料拱棚小区,每栋600m2大棚无偿补助500元。各乡镇苏木也制定相应优惠政策扶持农牧业生产。据统计,全县县乡两级财政扶持资金达到2900余万元。
二是整合项目资金和财政资金。将资金向重点产业、重点基地集中,打捆使用。××年,全县争取京津风沙源项目资金972万元,农业开发、扶贫开发打捆资金1120万元,这些资金重点向种植业结构调整项目侧重,向肉羊改良、无公害小区建设倾斜,把项目区建设成为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产业化提质升级的示范区。
三是建立健全农牧业投入机制。坚持投入助农,引导金融部门、企业和社会资金与全县农牧业经济发展项目对接,扩大金融部门对农牧业的贷款投放额度,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形成“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民和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投资机制,解决好农村经济发展中筹资难、贷款难等突出矛盾。××年,县财政增加贷款担保资本金100万元,使鑫桥担保公司新增担保贷款500万元以上,发放担保贷款300万元。
3、转变作风,提高服务“三农”质量
把服务“三农”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深化改革,切实转变职能,切实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科技意识、效益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创新机制,激发活力。积极面对新阶段农牧业经济工作的新环境、新问题,立足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育农民、管理农民、服务农民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全县产生了肉鸡产业老户带新户、大户带小户的产业化模式,木头营子青山村“支部+协会”的经营模式,万寿菊产业建设中项目吸引龙头、龙头发展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发展模式和担保贷款的融资模式等一大批工作典型,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二是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涉农部门和乡镇苏木农口各站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在搞好产业规划、加强指导协调的同时,积极领办创办各类科技示范基地和龙头服务实体,为农牧民搞好科技示范、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及市场信息服务。创新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靠市场化服务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努力营造支农护农的良好氛围,形成了支农护农的强大合力。
三是加强协会、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建设。××年,通过重点推广木头营子乡“支部加协会”模式,全县建设“五有一能”(有组织、有章程、有活动场所、有服务人员和服务手段,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协会组织168个,签订订单金额1.54亿元,农牧民经纪人发展到4600余人,这些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有力地促进了各大产业的发展和农户与市场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