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加大行政执法力度。采取各种形式,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今年共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26份,处罚金额90万元;发出限期整改通知100余份,及时纠正企业不当行为;对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26家企业,40个水气声项目实施限期治理;结合化工行业专项整治,对首批25家关停企业进行回访,防止死灰复燃。
三是认真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配合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百日整治和农村改厕工作,认真组织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专项执法检查,规范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帮助兴仁镇徐庄村、先锋镇双盟村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面积极申请省环保专项资金。
四是开展危险废物和放射源环境管理,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化危险废物的规范化转移、处置,妥善处理了三余镇不明危险废物,消除安全隐患。为1家企业完成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申领初审工作;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省、市组织的岗位培训,全市2家涉核单位(6枚放射源)、32家医疗机构(其中2家省管),全部申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全年共发放(换领)《排污许可证》76家(含临时许可证),进一步规范了污染企业的排污行为,为环境监管提供依据。
五是广泛进行环保宣传教育。以“环保进万家”活动为主线,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宣传环保知识。今年来,在**日报出版了6期环保专版,在广播电台播出了5个专题,电视上更是做到周周有新闻,隔天有字幕。与金沙镇组织社区居民自编自演,开展了“绿色社区,平安**”广场演出活动。“六·五”世界环境日期间,通过市领导发表电视讲话,发放环保购物袋、宣传单,开展环保咨询服务,进一步掀起环保宣传热潮,在城区开展系列宣传的同时,首次走向乡镇,联合石港镇政府,开展了“六·五”系列宣传活动,收到良好效果。
六是着力提升环境监测水平。环境监测站以提高监测水平、提升人员素质为重点,强化管理,扎实开展学习和培训活动,积极参加国家、江苏省、南通市组织的能力验证和比对,环境监测水平得到提升,顺利通过实验室认可现场复评审。全年共获取各类监测数据146917个,为环境管理、环境信访、全面小康、污染源普查、空气质量日报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在南通市环保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联合举办的南通市环境监测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综合第二名、实验室操作技能团体单项第二名、理论知识团体单项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多人次获单项奖励,并被授予环境监测技术能手称号。
七是大力开展环保科技服务。为提高**印染企业治污水平,市环境科学技术指导站联合上海东华大学,就**印染行业发展及污染防治新技术举办专题讲座,进一步提升全市纺织印染行业清洁生产和废水治理水平;多方联系,为南通欣源水处理有限公司等有关企业,做好污染防治的技术服务工作。全年共完成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80多份,并对**市场环评编制单位进行了规范化管理,提高环评服务质量和水平。
(六)以人为本,信访调处、提案办理扎实有效
近年来,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矛盾纠纷日益增多,环境信访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2008年,我局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环境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群众排忧解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一是畅通信访渠道。以环保“12369”热线、政风行风热线、“公众监督”网络平台、市长信箱、市领导大接访等多种形式,公开受理群众的环境投诉,解决环境纠纷。坚持落实专人、专车24小时值班,确保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出台《“公众监督”栏目回复管理规定》,明确回复责任主体、回复时限和方式,提高了“公众监督”栏目运行质量。2008年6月5日,率先在南通地区挂牌成立环保纠纷调处工作站,进一步完善了全市环境信访调处的组织网络和工作机制。二是对重要环境信访案件实行督办制。出台《**市环境保护局环境信访领导分片包干制度》,由局领导分片包干下访,听取群众呼声,同时加强内部沟通,对疑难环境信访问题做到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共同调处。对群体性信访采取专人定案制度。在处理南通伊臣纸业有限公司的信访案件中,虽然企业经整治后噪声达标排放,恶臭得到有效遏制,但村民认为存在扰民现象,持续不断上访,我局出面多次调解,做好企业的整改和群众的息访工作,并向市政府作了专题报告,建议由市政府出面协调该企业停产搬迁,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三是强化环境信访处后督察。市纪委、环保局纪检组不定期对重点环境信访调处结果进行回访,确保污染纠纷得到妥善解决,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过努力,有效解决了环境信访连年递增的趋势。今年,我局共受理、调处各类环境信访603件,处理率达到100%。编印环境信访工作简报36期,办理人大代表提案、政协委员建议14件,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