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海关年终工作总结(2)

2010-06-18 12:20

  在支持海口综合保税区建设方面,我关全力以赴推进综保区建设各项工作:一是积极推动建立并落实海口市政府、澄迈县政府和海口海关关于综保区建设三方联席例会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影响综保区建设的有关问题。二是根据海关监管需要研究提出基础和监管设施以及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有关需求,纳入综保区建设统一规划。三是协助海口市政府、海口保税区管委会指导设计单位制定《海口综合保税区整体规划建设方案》。四是编制综保区信息平台、视频监控及周界防范、智能卡口等系统开发需求,推进综保区信息系统招标工作。五是制定《海口综合保税区监管操作规程》,创新综保区监管通关模式,研究建立综保区和港口之间的“区港联动”,实现货物的“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研究运用“海南虚拟统一通关现场”模式,将综保区与省内空港口岸紧密对接;探索简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间保税物流监管手续,努力实现区域管理一体化。六是推进落实“海口保税区海关”更名为“海口综合保税区海关”。目前,海口综保区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海口综合保税区整体规划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已完成,信息化系统建设招标工作已经完成,承建单位已进场开始土建施工作业。

  同时,我关按照省委省政府“抓项目、扩内需、保增长”的工作部署,针对一些重点市县资源特点、产业基础、发展条件,积极研究出台更有针对性的具体支持措施,全面落实我关与海口市、三亚市、儋州市签署的合作备忘录。

  (三)优化“量体裁衣”服务,助力企业应对金融危机

  我关根据海南省“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和海关企业分类管理情况,实行“关企协调员”一对一服务制度,确定海南炼化、金海浆纸、海航集团、一汽海马等省内10家重点企业和海口高新区光伏产业、东方80万吨甲醇、文昌中航特玻材料等3个重点项目为首批服务对象,精挑细选16名科级干部与所负责企业(项目)结对子,负责提供政策宣传和业务咨询,全程指导和协调解决通关疑难,征集、处理并反馈有关意见和建议,帮助做好企业类别申报评定等工作,为企业提供“一对一、零距离”个性化服务。年内,共为企业(项目)解决各类通关疑难问题20余件,主动送政策上门服务100多次。其中,帮助海航集团建立海南省首个航空器材公共保税仓库;设立海南炼化、金海浆纸专用码头“船舶监管站”,提供“即到即报”服务,为企业节约运营成本近800万元;积极帮助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完成AA类企业(海关信用管理类别中最高类别)申请和办理“担保验放”通关申请审批手续;协调解决海宇锡板工业有限公司一般贸易转为加工贸易和内销集中征税的问题,支持企业扩大内销,为企业节约成本90万元,提供至少3个月的资金周转有效期;主动为“海马汽车”协调解决异地口岸整车出口通关疑难,支持企业整车出口业务,促使其成为AA类企业,享受“担保验放”等通关措施,实际通关时间同比减少约四分之一。

  (四)量质并举推进综合治税,用好用足政策服务经济发展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我关税收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为充分履行海关依法为国家税收做贡献的作用,我关加大综合治税力度,建立健全税收监控分析机制、联合稽核工作机制,实行减免税分类审批管理,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拓展税基、涵养税源,实现保税收与保增长同步发展。全年税款入库51.28亿元,在全国41个直属海关中排名第22位,实现稽查补税入库3469万元,专项稽查有效率高达92%,税收考核各项指标全部达标。同时,我关全面落实国家对进出口的税收优惠鼓励政策,共为海南企事业单位减免税货物货值13.61亿美元,增长32.85%,减免税款17.5亿元,增长17.23%,创历史新高,增幅排名全国第1位。

  我关创新征管思路,挖掘新的税收增长点。一是积极支持企业扩大飞机进口业务。年内海航集团共在海南口岸进口(含租赁)飞机36架,海关征收税款约5.45亿元,分别增长2.27倍和2.5倍。二是积极对接先征后返的边贸财税新政策,加强协调沟通,支持海南做大做强边贸产业,帮助政府和企业开拓东盟新兴市场,培育边贸税源,全年边境贸易实征税款1.05亿元,增长58%。

2009年海关年终工作总结(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08年度销售工作总结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