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认真贯彻落实《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依法登记,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在登记中,严格执行市局委托登记原则,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不违反规定随意降低法定条件,推行窗口式集中办公模式,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为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区共有内资企业77户,其中内资公司51户,内资法人10户,分支机构6户;今年新登记注册内资企业4户,其中公司1户,,分支机构 3户。
3、认真开展企业年检工作。按照省局、市局年检、验照工作的安排部署,切实贯彻落实新的《企业年度检验办法》,在年检工作中做到加强领导、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精心组织、措施到位、重点明确、责任落实,并且根据分局的管理辖区比较分散的实际情况,为方便企业,制定了把有限责任公司的年检职责下放到工商所的办法,形成了由各工商所组织实施,综合业务室加强指导和督促的工作格局,按照工作的职责范围,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年检工作,达到了提高年检率和减少企业往返的目的。同时,在年检工作中,按照市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业机读数据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在年检中加强对企业机读数据的清理、补录规范工作,做到对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的档案情况和企业机读数据三统一。
4、改进监管方式,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推动“工商所12315综合执法工作流程管理”。根据市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分局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辖区范围内认真组织开展了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对该项工作积极组织实施,协调关系,督促检查,汇总情况。二是加强重点行业的监管。实施企业分类监管是信用监管的重要环节,分局要求各所应当对不同类别的企业实施不同的监管措施,并在不同类别中将下列行业地域作为重点监管内容:1、特定经营行业:文化娱乐、中介服务、洗浴、非煤矿山、化学危险品、食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等需要取得行政许可或需进行备案的经营项目;2、特定经营地域:主要街巷、闹市区、学校和党政机关周边、旅游景点、城乡结合部、城乡商品交易会、农村集贸市场等重点地区。要合理调整监管重点,科学地分配监管力量,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三是加强信用信息的准确录入。分局要求各所要确定专人负责辖区企业信用信息的整理和录入,结合“工商所12315综合执法工作流程管理”,特别要对各类监管信息进行清理并准确录入,以保证信用数据的完整,为分类监管提供依据。
5、继续实行企业登记“一审一核”制度,为改革和完善企业注册登记审批制度,分局结合辖区经济发展和工作实际,制定了《企业注册登记“一审一核”制实施办法》,实行企业注册登记由工商所负责审查,业务室负责核准的制度,审查员和核准员由局长授权,并签发授权书,自去年5月1日起实行以来,提高了办事效率,深受到企业和园区管委会好评。
四、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窗口形象
今年以来,分局牢固树立登记窗口是工商第一形象的理念,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搞好窗口建设,全面提升窗口形象。
1、全面推进政务公示、提升服务质量,一是对登记注册窗口职责、权限、岗位目标、工商办事指南、办照程序、办照时限、收费标准、政策法规等进行公示,提供与审批事项相关的备查资料,方便企业和群众查询和办事。从公示形式上,采用墙面公示等模式做到政务公开,接受监督,宣传工商,树立形象。二是牢固确立窗口服务无小事的理念,实行登记前发放“登记注册规范”,登记中认真辅导等多种方法,增加服务内容。今年以来,窗口当天办结率达到95%以上,以周到的服务赢得了群众和企业的信任。三是全面提高登记质量。今年以来,窗口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依法登记的观念,认真学习企业登记管理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新修订的《公司法》、《登记管理条例》、熟练掌握业务知识,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细致地、一丝不苟地、负责任地审核每一个登记材料,做到每一件登记经得起法规的检验、时间的考验和上级的检查,登记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