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政府职能设置,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共享,重点建设了市委、市政府决策资源网核心网站,统计信息和辅助决策、财源信息共享数据库,整合30多种3亿多字的文字信息,2000多小时视频信息,形成全市机关统一的办公决策信息资源库,成为市委、市政府及其各部门、各区市领导日常办公和决策的高效辅助工具。
全市所有部门和各区、市全部实现网上办公。全市政务专网(金宏办公网)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统一的局域网为核心,连接12个区市、90多个市级部门、400多个企事业单位、1000多个区县属单位,形成政务网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市机关共享的基础网络平台。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的公文、信息、会议、接待、督查、考核、信访等日常办公业务全部实现网络化。市和各区(市)两级每年在金宏网上传递、流转的公文、信息达1200万件次,节约纸张约6000万张,节约办公经费2000多万元。党政机关平均办文时间提高到5天以内。每年全市目标绩效考核结果的数据统计分析汇总,由原来的45天缩短为2天。
四、建立多层次电子监察系统,深化对行政权力监督
依托我市金宏政务网络平台实现了行政审批全过程电子监察,对行政许可事项的内容、法律依据、条件、程序、收费、时限等规范化要素进行监察。从窗口受理开始,就进入固化的网上流转程序,所有环节均可进行电子追踪和视频监控。该系统已于今年3月份与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同步正式使用,目前已经全部覆盖具有行政审批职能权限的部门单位,并与12区市连接实现两级联动。该系统启动以来,共监控业务5万多件,自动发出预警纠错信号140余次,有效解决了个别部门超时办理、审批行为不公开、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审批电子监察的经验逐步将电子监察扩大到行政执法、政务公开、工程招投标、土地交易、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公共资金管理使用、重大项目建设等重要权力领域。对行政权力的运行,实施全程实时监控、预警纠错和绩效评估,强化了监督的力度,有效地从源头上预防了腐败。目前,中央为扩大内需投资的3000亿元项目资金,全市91亿元社保基金,以及31亿元住房公积金缴存基金等公共资金也全部纳入电子监察范围,增强了公共资金管理和使用的透明度。
五、整合全市政务资源,为社会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务
按照“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宗旨,在门户网站整合发布了涵盖党群和政府部门在内的全市机关的政务信息,开通了英、日、韩三种文字的外文网站,形成了政府服务公众的较完整的信息资源体系。
实现市及区市两级网上审批平台一体化。将网上审批向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庄延伸,形成了市、区两级平台、四级联办的网上审批服务机制。今年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启用后,实现了“大厅+网络”的双重集中统一,发挥出全流程网上审批和联合办理特色,真正实现了“一站式”审批服务。目前,入驻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50个部门的441项行政许可和审批服务事项实现网上联合办理,涉及18个部门19个大项的企业注册事项实现全流程网上联合办理。行政审批效率较法定时限平均提速58%,服务对象评价满意率达98.58%。
为解决城乡信息资源不对等,农村信息化薄弱的问题,为大部分社区“虚拟”建设了外部公共服务网站和内部事务、信息管理系统。各区市把电子政务外网延伸到社区和村,通过为民服务代理点帮助居民上网获取服务。胶州市建立了以行政服务中心为主导,镇(办)便民服务中心为纽带、村(居)便民服务室为基础的三级便民服务体系,通过办理与代理的方式,实现了包括建设、土地等70余项涉企、涉民事项的集中受理,有效解决了基层办事环节多、时间长的问题,实现了“只进一家门,办妥万家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胶南市将全市78个机关事业单位、37家骨干企业、17个镇(街道)的业务科室、基层站所全部开通政务网。结合实际,将政务网与农村计生网和远程教育网进行整合,实现了全市1008个行政村和社区的全畅通,让党委、政府的网上服务通过社区惠及千家万户,切实解决了“数字鸿沟”问题,为不断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深化政府与群众的沟通联系搭建了新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