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举世惟一真字难得。
106、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
107、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108、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09、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10、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111、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112、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113、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114、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115、禁大言以务实。
116、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117、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118、智慧愈苦而愈明。
119、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120、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121、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122、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123、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124、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125、无好小利。
126、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127、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128、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129、心至苦,事至盛也。
130、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131、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32、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133、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134、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135、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136、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137、人之精神不可无所寄。
138、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139、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140、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141、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142、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143、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144、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145、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146、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147、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148、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149、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150、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151、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152、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153、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154、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155、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156、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157、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158、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159、王政不能有恩而无威。
160、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161、悠悠疑忌之来,只堪付之一笑。
162、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163、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164、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165、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166、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167、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168、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169、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170、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171、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172、特患业之不精耳。
173、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174、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175、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176、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177、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178、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179、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180、人以气为主。
181、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182、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183、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18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185、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186、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187、须先立坚卓之志。
188、家和则福自生。
189、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190、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191、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92、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
193、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194、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195、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196、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197、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198、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199、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200、家勤则兴,人勤则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