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国有农技服务机构体制改革的同时,还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科技服务组织、农民专业技术经济合作组织、科技型农业企业和科技示范户,积极发展龙头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与农户紧密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各类农业技术服务机构进行体制创新,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改制,特别是要鼓励和支持那些有一定服务经营规模、有发展潜力的服务实体,引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以资产(或技术、或土地)为纽带,重组各种生产要素,组成产权明晰的产供销、贸工农、技农贸一体、人财物统一、分级核算、多层次经营的法人主体。
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当前,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特别是即将加入WTO,农产品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农业科技在市场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是实现农业跨世纪发展目标的关键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综合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也是保证我市农业在加入WTO后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是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促进农业科技上水平。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基础,加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的研究,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在加强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组装配套的基础上,结合本市实际,应大力发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农业高新技术:
(1)农产品种苗规模化繁育、分级精选、加工处理技术;
(2)农业生物技术,包括两系法品种间杂交水稻、两系法亚种间杂交水稻(超级稻)等新品种的引种、示范;
(3)集约化设施农业技术,包括专用品种、栽培技术及环境调控等技术组装配套的集约化设施栽培技术;
(4)高效安全生物农药及生物肥料技术,包括微生物杀虫(杀菌)剂、植物源农药,高效有机肥、高效生物菌肥及微量元素肥料技术;
(5)农副产品贮藏、加工、流通先进技术,包括农副产品产后干燥、检测、分级、精选、加工处理、包装、综合利用与精深加工技术;
(6)秸秆养畜、秸秆微生物制剂及秸秆的综合加工利用技术;
(7)农业信息技术,重点示范、推广种、养殖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等农业专家系统,建设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及技术咨询服务系统等。
二是建设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实行“政府导向、法人投资、项目化管理、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行”,组织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及其科技人员投身到园区,广泛运用既代表当代科技发展水平、又是当前农业生产急需的先进技术,使成熟的先进技术在大面积生产中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经营主体的企业化,形成“市场+企业(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连接,使示范园区建设走上自主开发、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
三是接轨WTO,大力发展本地特色的优势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的规模生产和加工。我市现有的具有本地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如河蟹、甲鱼、青虾、芡实、瓜蒌、野生蔬菜等,入世后都面临着成本高、规模小、竞争力弱等问题。必须集中优势,选择一批有市场发展前景的骨干品种和名特优品种作为优先发展的名牌产品,根据“区域集中、优质低耗、适度规模”的原则,大力培育一乡一品、一村一品或几村一品。在此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深加工改进和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适应本地发展又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的形成。
四是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资源的有限性和需要的无限性之矛盾日益突出,水土流失严重,工业“三废”大量向农村转移,耕地连年使用大量化肥、农药和塑料薄膜带来的严重污染,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为此首先必须有效地保护、利用和管理好农业资源,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要科学、平衡施肥,提高秸杆还田比例,改良土壤结构,增加耕地有机质含量。要减少农业化学污染,缩小污灌面积,减轻污染程度。其次要研究建立质量支持系统,严格执行绿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加强农业的标准化和质量监测,并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通过质量标准的实施来发展绿色食品以及无公害农产品。我市岳西、潜山等大别山区县目前农村生态环境较好,有巨大的发展生态农业的潜力,应尽快建立一个没有生态破坏、没有环境污染、生态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