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局强化物价调控监管工作科学发展观调研对策(2)

2010-06-17 17:08

  2、控制成品油和电力涨价连锁反应,防止市场价格波动。认真执行国家出台的成品油和电力价格调整方案的同时,为控制成品油和电力价格上涨带来的连锁反应,保持市场价格稳定,一方面组织“成品油价格”和“电力价格”的专项检查,另一方面落实国务院及自治区成品油价格补贴政策,对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出租车运价采取不提高的价格政策。

  3、强化市场价格监测,提高预警、预报能力。根据价格形势的发展,重点对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重要商品价格、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和纳入临时价格干预范围的商品价格进行监测分析,建立了应急监测制度和日报、周报、旬报、月报制度,及时准确上报各种价格监测报表及价格分析报告,认真分析价格上涨原因、变动趋势,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目前,全市设有价格监测点47个,涉及监测的项目及品种近2200个

  二、存在问题

  1、去年以来物价的普遍上涨较快,直接影响了物价部门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从客观上讲,去年的物价上涨是我国经济步入新一轮增长期的正常反映,也是粮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引起的恢复性上涨,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速度过快,国际市场价格上扬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当前在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诸如国家宏观调控煤、电、油、运等重要战略物资在保持总量及结构供求平衡方面仍有欠缺等等,而这些深层次问题又直观地通过价格形式表现出来:其一,粮食价格的上涨,带动了相关农副产品及食品、肉、蛋及其制品等生活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其二,煤、电、油、运等价格的上涨,既拉动了工农业生产资料和诸多下游产品价格的上升,又加大了与其紧密相关的服务价格的成本,迫使地方政府(价格部门具体承办)相继上调供暖、液化气等所管理的与百姓密切相关的公用事业和服务价格;另一方面,我市地方公共财力及广大百姓收入水平与绝大多数价格的市场“一体化”,又形成了矛盾与反差,造成我市应该由财政补贴的难以补贴,群众较弱的承受能力又雪上加霜(也就是说,在统一的大市场中,各地价格水平都差不多,经济发达地区公用事业价格上调后,企业、财政和群众都可以适当分摊涨价结果,而我们则不然,负担多数落到群众身上,更加重了原本收入就较低的群众负担,使其更难以承受)。而对于上述这些问题,相当一部分群众认为都是与物价部门有关的。

  从主观上讲,一方面,未能适时适度、较合理地调整一些价费,及时疏导价格矛盾,尤其是与老百姓关系密切相关的公用性服务价格,导致价格矛盾的积累。例如,我市供热价格是2004年采取一次定价、分步实施的办法进行调整的,而去年由于煤价过快上涨,导致企业成本增加,经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供热价格又从每月每平米2.80元调至3.80元,调幅达35%,同时今年又面临着扁担沟扬水水价调整和垃圾处理费的出台等。造成一段时间出台价费的项目过多,调价时间过于集中,且涨幅过大,引起群众颇为不满。另一方面,我们的宣传工作跟不上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表现在:一是没有结合工作开展通过媒体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此次物价上涨的上述种种原因,以期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二是未能向群众宣传解释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商品及服务价格已经放开,我们只管理极少数重要的价格和服务项目,以及为什么要这样“管”的原因等,导致一部分群众认为凡涨价都与价格部门有关,而另一部分群众却按计划经济时期的观念认为价格部门没有发挥好作用,是“缺位”和“失职”;三是在当前,由于体制、机制等多种原因,造成多数垄断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收入形成较强反差的情况下,我们还在给其不断涨价,使老百姓心理很不平衡,自然把气撒在价格部门身上,部分群众认为物价局就是“涨价局”。这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在对垄断行业的价费管理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是否真正“管”好了?四是在进行一些具体项目的调价过程中,宣传也不到位,使部分群众产生怨气,例如,现在一些群众认为,价格部门召开听证会就是走过场,考虑当地群众的利益和呼声少,在群众中或多或少地造成了听证会不规范和“逢听必涨”的影响等等。

物价局强化物价调控监管工作科学发展观调研对策(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关于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