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提高家长素质,为女童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
目前女童教育面临的困境是与家长的素质有很大的关联,家长一旦存在“男尊女卑”的思想,那么遗弃女婴、女童失学、女童社会地位低下的现象就难以遏制。作为各级妇联组织,提高家长素质是首当其冲的任务,我们可以通过宣讲好家长典型、办家长素质培训班、创办家长学校等形式帮助和引导更多的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而家庭教育作为女童教育的起点和基点,在其中应扮演载体的角色,妇联可以通过各种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推出家庭道德丛书,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使家长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营造有利于女童成长的家庭环境。
三、注重学校教育,为女童教育提供良好的学校氛围
妇联应与学校配合,促使学校在女童教育方面起到决定性的效用。首先多安排学习历史上的伟大女性事迹。因现在的课本集中体现社会认可的文化规范,学生会按课本中的性别角色塑造自我。这正如法国女作家波娃所指出的那样:女童正是通过对于社会规则和教育的认同而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不自觉的去按照社会的解释来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从女娲到孟母,从卓文君到秋瑾,从蔡母到刘胡兰,在民间还流传一些关于女性历史人物的传说故事。我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材料的挖掘和整理,在最大的程度上丰富课本的内容。其次开展多种实践活动,鼓励女童积极参与。通过多形式的社会实践,培养女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发挥她们的主体作用。重视女生的需求,树立女性的楷模,让女生们明白女性在社会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再次树立榜样意识,增加女童自信心。如果说历史女名人是遥远的夕阳斜照,那么身边的榜样就是清晨的旭日。树立身边的榜样,给孩子们有真切实在的感受,老师、父母是身边可模仿的、能感受得到的最好的榜样。通过树立榜样,使女生敢于确定心中的偶像,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敢于在大潮中与男子平等地竞相媲美,发挥女性的优势和更大作用。最后是进行理想教育,树立志向。谁说女子不如男,今年苍南的女状元就是一例。人只有追求生命才有意义。进行理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脚踏实地地往前走,那才是有效的。应不间断的对她们进行理想教育,正确认知自身的社会价值。
四、增强活力建设,为女童教育提供良好的阵地氛围
妇联儿童活动中心和系统园所是妇联开展女童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托。妇联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对所属儿童活动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儿童活动中心要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在大局的要求下,坚持面向女童、服务女童,突出女童道德教育这一重点,深入开展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知的科技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提高活动质量,注重活动效果,发挥好对女童的教育引导功能。在活力建设的过程中要创新载体,如巴曹镇开展的“小公民道德银行”建设活动就是引导和帮助女童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的一项创新活动。
五、注意整合资源,为女童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重视和发展女童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和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根据发展需要,加大协调力度,争取社会各方支持,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妇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共同指导和推进女童教育的社会化、开放式的工作格局。在基层,妇联经过多年的成长和发展,其实已逐渐成为妇女、女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系统,在今后女童教育上,基层妇联所能发挥的作用不是减弱,而是应当大大加强。现在我们面临的一个好时机是全国正推出“关爱女孩”行动,妇联组织可以联合计生部门使更多的人员参与到女童教育工作中来,在全社会形成我为中国女童教育出份力的社会氛围,使我国的女童教育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
女童教育的前景
古老的非洲有一句谚语:“教育一个男孩只是教育了一个人,教育一个女孩却是教育了一代人。”对人口占了全球五分之一的中国来说,若是20%失学女童能够接受教育,我们想象一下十年后,女童已经长大成人,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告诉孩子们学习的重要性,男女平等地竞争,参与社会管理,发挥女性的主观能动作用,促进社会更快的发展。教育的后续性将要发生作用,在父母的教育下,孩子们一代比一代强,思想观念在社会的浪潮中将会越见犀利。泱泱大国将会因为这个伟大的“春蕾计划”而逐渐走向教育的强国,走向泱泱人才的强国,中国将是二十一世纪舞台的主角。让我们因为昨日的贫穷而勇敢,因为美好的未来祝福,因为今日的春光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