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提高素质、转变作风,队伍专业化是关键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共青团工作,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团干队伍。为此,必须大力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增强团干部的服务能力和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社会事务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要立足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的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积极争取党政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逐步构建科学、高效的干部选拔、培养、使用、流转机制和发展团员机制,为扎实推进共青团工作提供坚实的队伍支撑。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团员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团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支部学习、电化教育、文化培训、专题教育活动和形式多样的寓教于乐的活动,使团员在思想政治觉悟、科学文化素质、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幅度提高。努力推进组织建设,坚持专业化培养,在发挥积极性、提升战斗力上下苦功夫,寻求要队伍建设的新突破。
(五)扩大参与、拓展阵地,资源社会化是基础
工作资源和阵地一直是制约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的瓶颈,但在当前政府财政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政府加大投入来拓展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资源和阵地是不现实的。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共青团工作,需要通过社会化运作来改变传统、单一的资源整合途径,注重更广泛地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支持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扩大共青团工作的参与面、发动面和惠及面,从而更加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尤其要通过进一步深化“党建带团建”的实施,加大团建创新力度,在提高团组织的覆盖率和发挥团的作用上下功夫,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思路,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社区、农村、青年自组织、互联网等领域的团建工作力度,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组织网络,实现团组织对相关青年群体的有效覆盖,不断扩大团工作的活动平台和青年的参与平台,并且通过共青团组织的覆盖面的拓展来实现对工作资源的有效整合;可通过尝试和探索走市场化、社会化发展道路,探索独立建设、依托建设、联合建设以及项目化运作等方式,拓展和发掘工作资源,构建了以基层青少年中心为主体的各种青少年活动阵地,使共青团组织的各类活动有了必要的资源和阵地基础,不会成为“无米之炊”。努力拓展参与平台,坚持群众化参与,在强调广泛性、提升亲和力下苦功夫,寻求工作载体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