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2)

2010-06-17 23:15

  3、“十一五”南京教育倾力打造的三支教育人才队伍

  ——加快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1)、师资队伍整体素质领先全国。全市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其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小学教师比例,2007年达到65%,2010年达到80%以上;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初中教师2007年达到60%,2010年达到70%以上;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高中教师,2007年达到10%,2010年达到12%。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2007年达到40%,2010年达到50%以上。

  (2)、实施“教师兴校”、“人才强教”战略,彰显师德建设特色。进一步完善师德教育、评价、考核、奖惩机制,并发挥积极作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数量适当、结构优化、充满活力、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的教师队伍。加强和改进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开展师德建设,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勤奋敬业,遵纪守法,爱岗爱生,为人师表。

  (3)、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不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继续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从2007年开始,中小学新进教师全面实现本科化。继续鼓励在职教师攻读教育硕士。大力加强教师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机制,精心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活动,不断优化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深入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教学的专业技能。

  ——着力培养新一代教育管理高素质人才

  (4)、加快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一批教有专长、德艺双馨、在全国具有较高声望的名校长、名教师、名学者。实施新一轮“四五园丁工程”,“十一五”期间,全市中小学新增特级教师和省级学科带头人50名,市级名校长50名,市学科带头人500名,市优秀青年教师500名。同时,选拔1000名骨干教师、教育管理干部到境内外高等院校、知名中小学担任访问学者、进修深造和挂职锻炼。注重发挥名、特、优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建立一支富有发展潜力的优秀教师梯队,为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5)、用国际资源培养教育管理人才。支持不同层次的学校从教学、科研需要出发,开展以科学、学术、学者、学生为主体的国际教育交流,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材建设、教师培养等方面的经验。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与境外教育机构进行双学历培养、互派留学生、双语教学等实验。积极引进国际高质量课程,引进高水平外籍教师来宁任教。实施“走出去”战略,面向世界推介南京教育文化品牌;在境外建立一批教师、校长培训基地,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派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到境外进修或进行科研合作;积极参加国际教育组织活动,提高我市教育与国际教育的融合度。

  ——大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6)、优化整合全市职业教育资源,高起点规划职业教育发展布局,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能力。“十一五”期间,创建10所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50个骨干示范专业,建设10个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市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培养1000名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同时,进一步促进职技类的国际劳务输出。

  (7)、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转变。进一步明确职业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单位的合作,推广“订单式”、“模块式”培养模式,促进产学紧密结合;要面向市场,不断开发新专业,改革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加快培养大批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软件产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大力推进“一书(毕业证书)多证(专业技能等级证等)”制度,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高质量就业创造条件。

XX市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法律实习报告范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