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农村公路建设基本情况与对策研究(3)

2010-06-18 01:49

  (2)全方位地拓展农村公路建设的筹资渠道。公路建设的关键是资金。目前,各地筹资渠道相对少,社会资金参与度低,市场机制不活。为此,须大胆进行投融资体制和手段的创新,完善农村公路筹资政策,加大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充分调动和发挥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逐步形成公共财政框架下“中央政府引导、地方政府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农村公路投资新体制。要结合县乡公路特点,在积极争取上级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不断加大地方的筹资力度。对车流量大有发展潜力,通往矿区的公路要制定相应规定,建立竞争机制,大力吸引民资和外资进入公路建设主战场;对于临近城区和开发区的公路要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将两边的土地开发和有形及无形资产的利用一并考虑,在推进市场化进程中逐步提高公路项目的资金筹措能力;要进一步激发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修路架桥的积极性,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予以扶持。农村的路往往与山、田、水开发息息相连,这既是与国、省道的区别,也是其优势所在。为此在规划和建设中要全盘考虑,相关部门应通力合作,相关项目应综合开发,同步进行。要通过分块立项,共同建设,确保将有限的资金捆绑投入在关键地方的关键项目上,以求尽早发挥资金的最大效果。对没有筹资能力和建、管、养力量的项目不列入建设计划。要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防止截留、挤占和挪用资金。中央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补助资金以及地方政府安排的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资金,要按专项资金管理,实行专项核算、专款专用;中央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补助资金,应全额用于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工程款的支付。地方筹集的建设资金要按时到位,满足工程需要。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资金的使用,应向公路沿线乡(镇)、村定期进行公示,强化资金使用的社会监督。

  (3)正确处理农村公路建设与农村公路站场建设和运输的关系。公路建设是手段,发展运输是目的。建设农村公路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农民的出行和运输问题,就是要使农民兄弟从泥泞中走出来。因此,在村村通工程基本完成以后,加大农村客运场站的建设,完善农村公路运输网络,就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客运场站是农村公路运输网络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关系到农民出行的便捷性、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按照“路站运一体化”原则,根据公路状况和客、货运需求,建立完善的运营机制,做好农村客、货运组织管理工作,使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4)尽快出台《铜陵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明确责任主体、投资主体、养护机制主体和监督主体。县区政府可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的日常管养,并与各乡镇签订农村公路管理责任书,规定公路养护的路线和里程,纳入考核体系,以奖代补,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在按照“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原则予以落实养护责任同时,切实加强建设与养护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管理,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建设、投资、管理的多元化格局。

  注1:据最新统计资料:预计至2007年底,全市等级公路达1047公里,公路密度94公里/百平方公里。

 


XX市农村公路建设基本情况与对策研究(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对如何充分发挥基层监管统计信息作用的思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