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主席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3)

2010-06-18 01:50

  3、加强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必须拓展渠道,完善形式,创新民主监督的实效性载体。政协民主监督的基本方式是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近年来,县政协在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过程中,创造和积累了一些好的形式和途径,包括政协例会、视察、调研、建议案、提案、反映社情民意、参与行风评议和推荐特约监督员等。要重视运用好这些形式和途径,想方设法把监督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同时,要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途径,创新民主监督的实效性载体。一是组织“对口协商”的专题会议。根据政协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的难点,选择好专题,请对口的界别委员,在调查研究,科学论证,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与相关部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共同寻求解决难题的方略与对策,使民主监督“有题可做,有的放矢”,从而提高针对性和时效性。二是开辟“委员论坛”的专题述评性栏目。借助报刊、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组织委员对所监督问题特别是群众关注、社会影响重大的典型事件“评头论足”,发表独特见解,直击不正之风。三是跟踪调研成果的落实。以“反馈、跟踪、视察”为抓手,以成果转化为目标,选择一些当时当地最有价值的调研成果进行专题监督落实。四是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建立健全听政议政制度,组织委员对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工作作风、专项工作进行实事求是的民主评议。五是探索“选任干部”的专题推荐。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充分发挥政协党派、界别和委员的特殊信息作用,为党委选任干部的决策提供准确有效依据。六是“廉政建设”的专题监督。如建立廉政通报制度,廉政建设特约监督员队伍,重大案件的听证、督察工作,为党政部门提供反腐倡廉方面的重要信息和重要提案。还可以把民主监督与专门委员会的工作结合起来,与新闻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加大民主监督的力度,扩大人民政协的影响等等。

  4、加强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必须健全制度,创新机制,坚持不懈地推进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一是要建立民主监督的计划制度。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根据政协民主监督的内容权限,制定全年计划和分阶段实施计划,使每年政协的民主监督有重点、有任务,使委员们心中有数,便于总结提高。二是要建立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在知情环节、沟通环节、反馈环节上下功夫,确定“知情”的对象、范围、时间和方式方法,规范沟通的内容、重点、时限和具体的操作流程,完善检查、问效、办理、回复、情况报告、意见征询、采纳落实、检验效果办法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对民主监督的各个环节做出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保证民主监督的有效运行。三是要建立民主监督的保护机制。确保委员提出批评、进行举报、发表不同意见的自由,保障委员的民主权利。四是要建立民主监督的激励机制。对于敢讲真话,坚持真理,勇于监督,善于监督,在履行民主监督职能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委员和自觉接受民主监督、虚心采纳政协意见、积极改进工作的党政部门予以鼓励,以达到典型带动,整体推进民主监督的目的。五是要建立与其他方面监督相配合的制度。加强政协与党委、人大、政府、纪委、司法机关和新闻宣传机构的联系与配合,使政协民主监督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努力营造良好的民主监督氛围。

  5、加强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政协民主监督的主体是政协委员。只有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政协的监督工作才能有声有色,富有成效。一是要不断提高委员的政治素质。有计划地举办培训班,加强学习,丰富知识,提高政协委员的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水平。二是要强化委员的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经常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召开座谈会、报告会、协商会;组织委员参加调查、视察、执法检查活动,使委员了解情况,熟悉政策,扩大视野,把握全局,能够从更高的视角、更深的层次、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出充满理性的真知灼见,从而提高民主监督的质量。三是要加强对监督员队伍的管理。制订政协民主监督员的选派条件,建立工作规范和信息反馈机制。四是要重视政协提案工作。引导委员多提有情况、有对策的高质量提案,尽量做到立案及时,办理迅速,督查有力,促进成果转化,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五是要加强社情民意工作。及时做好社情民意的登记、筛选、报送和反馈工作。六是建立激励机制。定期开展提案、调查报告、信息等民主监督工作的研讨交流活动,进行评比表彰。

县政协主席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XX市农村公路建设基本情况与对策研究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