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报告(3)

2010-06-18 02:26

3、富民强镇战略。 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镇”这个目标,我们将多措并举,搭建农民增收平台,努力探索长效富民措施:

(1)抓构建现代农业增收体系,实施两项工程:一是实施农产品品牌工程,争取与农业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引进农作物优良品种,积极开发和利用特色优质农产品地理资源,发掘独有的区域品牌,组织实施名优农产品进超市工程。二是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让他们带着技术和信息深入到村户,进入田间地头,现场为群众提供科技服务。另外,搜集农村实用科技信息汇总编印成册,免费发放到群众手中,让他们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项目,把科技信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抓招商引资,筑巢引凤,借鸡生蛋。合理、充分利用外资仍然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引“凤”,须先筑“巢”。首先在继续优化环境上下功夫,进一步改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和服务环境,大力营造重商、和商、稳商的浓厚氛围,尽最大可能为外商投资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实行友情引资,亲情招商。充分调动原墙各界力量,发挥亲情、友情、感情作用,拓展与外商联系渠道,宣传原墙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扩大原墙影响,促进项目、资金和信息的引进。

(3)抓农商经济,激活民间能量。第一,重塑重商理念,营造发展农商经济的良好氛围。“无商不活”,农商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农商作用,尽力营造农商经济发展的环境。第二,靠市场引导农商发展方向,低成本运作农商经济,以更加开放的市场来营造活商基础。让市场这一杠杆直接调节农商经济,以降低政府发展经济的成本。第三,构建稳定、高效的互联产业群,并把它们培育壮大,延长这些稳定高效的产业链条。

(4)抓工业,构建工业经济强大引擎。“无工不富”,工业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想方设法加快工业发展。目前,我镇工业不多,龙头工业更少,在保护好现有加工业的同时,要依托现有资源和优势,打造工业经济支柱,重点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和粮食产品加工,着力盘活现有资产存量,优化资源配置。

(5)抓劳务出输出,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质量。首先对劳动力输出实行“订单培训”和从事产业的“职业转移”进行双引导,同时,给他们提供配套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积累锻炼的机会,让他们放眼全国各个角落,在三、二、一产业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同时给他们引商投商的优惠待遇,鼓励外出人员返乡创业。

[六]、树立“一种形象”。

 镇党委政府将继续以树立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形象为基准,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努力塑造服务形政府。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抓住机遇,奋力崛起;我们有策略、有办法抓住机遇,奋力崛起。有我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有我们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有我们赶超他人的工作精神,“抢抓机遇,奋力崛起”大讨论定能在我镇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启示和建议。

1、更新观念,“见机遇就上”。目前,农村基层正处于战略发展机遇期,各级惠农政策相继出台,让利于民,让农民休养生息的措施逐步落实到基层,机遇稍纵即逝,应在引导干群破除保守、狭隘思想,培养经济敏锐性上下功夫,用惠农政策、经济发展政策丰富每个人的头脑,用足用活各种优惠措施,达到“群众靠政策而富,国家因民富而昌”的目标。

2、研究工作方法,依托优势发展。农村工作方法没有现成的一套,面对机构改革人员少的现实,我镇采取“发挥潜力,独挡一面,根据情况,有分有合”的工作方法,在对在职干部的管理中,尽可能满足每个人的愿望,使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在调动每位同志主观能动性、工作积极性的同时,群策群力,攻坚克难,起到了人尽其才的作用。同时,发挥离退休老干部影响作用,扩大政策、法规的宣传效果;立足养殖、种植和饮食经营基础,促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

镇“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报告(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关于**高速公路塌方事故的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