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制约粮食生产发展。近年来,由于村集体和农民投入能力严重不足,搞水利工程建设筹资难的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导致水利工程欠帐较多,遇有灾害农民损失惨重。
(二)农机装备落后,缺少大型农机具,耕作水平较低。目前农民使用的农用拖拉机大部分是在30马力以下,在整地上缺少大机械,现有大机械马力不足,达不到标准化深松整地要求,影响到整地效果。
(三)农民种粮收入减少,投入相对不足,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农资价格的上涨和粮食价格的下调,形成了投入和收入剪刀差,使农民种粮效益逐年下滑,农民种粮积极性严重受挫。
(四)农民素质差,种田水平低,先进技术没有实施到位。部分农民仍然沿袭陈旧的耕作方式,虽然县、乡多次举办培训班、电视技术讲座。但是有些农民就是不接受,有些应用了但是因为到位率较低,没有发挥出先进技术增产增收的作用。在推广水稻大棚育秧和深松整地上,有些农民就有抵触情绪,不接受。
(五)龙头企业小,带动能力差,市场拉动力弱。在粮食市场价格波动起伏大的情况下,龙头企业的作用尤为重要,县内的龙头企业加工规模小,除了水稻外,其它粮食品种只能原字号出售,并且除市场价,没有价格保障。
五、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努力提高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水平
1、加强农机化建设。以国家实施农机补贴政策为契机,积极向上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大力发展农机作业合作社,服务公司。通过发展农机化,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加快现代农业作业区建设,抓好北岗现代化农业试点工作,带动全县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2009年农机合作社要发展到10个,农机作业率达到95%以上,完成秋耕整地90万亩,其中深松整地60万亩。同时,扎实推进水稻育秧大棚建设,增加育秧总量,扩大机插面积,提高耕作水平。
(二)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积极争取中央、省级扶持资金,增加县级财政投入,重点在水源建设、改造中低产田、节水灌溉和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上加大力度,建设一批控制性水源工程,增强水资源控制能力,完善农业生产条件。2009年,全县新增水田2万亩,新增改善除涝面积5万亩,新增农田灌溉机电井1,000眼,新增农村人饮安全深水井10眼,完成水利农民自筹1,500万元。
(三)加强土地肥力建设。大力实施沃土工程,鼓励农民多积、多造、多施农家肥,加大秸秆根茬还田力度,实施保护性栽培。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范围,提高施肥水平。2009年,全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扩大到100万亩。
二、大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优质粮食产业,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实施全省千亿斤粮食产量工程和xx县百万吨粮食生产县规划的一项重大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要围绕建设安全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突出抓好粮食产业。一是建立优质粮食生产基地。按照增加玉米、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大豆种植面积的“两增一稳”工作思路,面向市场和企业需求,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在提高单产和品质上下功夫,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2009年,全县优质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要达到210万亩,二是依托龙头企业发展专品种生产。依托宏达生物、北大荒米业、七星米业、天龙米业、罗麦生物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优质玉米、水稻、大豆等品种生产,全县粮食作物专品种生产面积要达到100%。三是建立标准化粮食生产基地。重点要在良种应用、深松整地、精量点播等方面下功夫,引导农民按照农业标准化组织粮食生产,全县粮食作物标准化率要达到100%。四是加大防灾减灾力度。以抓好防汛抗旱和主要病虫害防治为重点,加强预报预测,及早谋划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向减灾要产量、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