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村级党组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
2010-06-18 05:29
一、强化村级党组织的班子建设,创新村干部选用、培育、监督机制,要求所有的村级党组织都要切实履行好领导职能,发挥好核心作用,大力提高村级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1、全面推行村党支部委员“两推一选”制度和村干部竞争上岗制度。今后,凡遇农村村级党组织换届,都要实行“两推一选”制度,即首先对原村支委进行民主测评,由村里的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分别推荐村党支部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再由乡镇党委考察确定正式候选人,最后由党员大会差额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党支部委员。原村支委在民主测评中称职票达不到50%以上的,不再作为下届村党支委候选人。实行村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就是结合村干部述评,每年开展一次村干部竞争上岗活动。民主测评中得票最低的现职村干部要与村后备干部或下派干部进行公开竞争上岗,优胜者担任村干部。
2、加大村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切实提高现职村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业务能力。继续坚持一年一度的全市村支部书记大会制度,强化村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严格执行村干部轮训制度。以市、乡两级党校为阵地,加强对村干部的轮训,村支部书记必须每2年到市委党校轮训一次,时间一周左右。要改进培训的内容和方式,致力于提高村干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能力,提高政策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科技意识和管理水平,提高正确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坚持岗位、学历、基地培训“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认真抓好短期业务培训班、专题讲座、参观学习和学历培训等。要通过3-5年的努力,确保全市40岁以下的村支书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每个村级领导班子中至少有一名大专以上学历的“村官”。
3、全面推行村干部任前公示、任中监督、离任审计与村干部民主“述评”制度,拓宽对村干部的监督渠道。严格执行《村干部“五要十不准”规定》,不断完善村干部任前公示、任中监督、离任审计制度,特别要抓好一年一度的村干部“述评”活动。每个村干部都要认真写出述职报告,向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述职。公开述职后,要组织民主测评。要充分利用民主测评的结果,对村干部进行教育,并将民主测评的结果与村干部使用结合起来。
二、强化村级党组织的阵地建设,全面实行村务公开、村民接待日和村干部上班制度,重塑村级党组织和村干部的良好形象,提高村民群众对村党组织和村干部的信任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1、强化村级党组织阵地建设。各乡镇党委要尽快修缮或兴建好各村的办公用房,彻底解决村级党组织无址办公问题,并根据一室多用的原则,布置好村党支部活动室、村党校和农民学校等。村支部活动室的布置要力求规范到位,除常规布置外,还要体现时代特点和本村特色,要有本村党支部年度奋斗目标和展示本村党员干部风采的专栏。要统一制作村党支部的牌子和印章。
2、全面实行村务公开。公开内容要“真、实、全”。要公开那些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老百姓迫切要求知晓的事项,包括村支部的年度奋斗目标,新党员的发展情况,农村税费、村级财务的收支情况,宅基地的审批,水电费的价格,计生指标的安排,救济款物的发放,公益事业的资金使用情况等。公开的形式除设置固定的村务公开栏,还可充分利用村自办广播。公开要注意时效性,财务收支情况等必须按季公开,其他动态内容、热点问题要随时公开,以利于及时消除疑虑,化解矛盾,凝聚人心。
3、全面实行村民接待日和村干部上班制度。每星期确定1-2天时间作为村干部集体办公、接待村民来访日,其余时间除留一人在村办公室值班外,其他村干部都要深入农户家中或田间地头,与群众沟通感情、了解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村办公室要设置“村干部去向栏”,以便村民群众了解村干部的行踪和上级党组织备查。实践证明,这样做既利于群众办事,又利于工作,还能减少误解,可谓一举多得。可见,全面实行村民接待日和村干部上班制,是村域扩大后的客观需要,也是负责任的村干部的内在要求。
新形势下村级党组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