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6)

2010-06-18 15:06


  2、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按照“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的模式,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加工企业为龙头,机制创新为重点,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壮大农村优势产业群。在逐步改造提升粮食、林果等传统产业的同时,沿路乡镇主攻奶牛、蔬菜和高效制种,沿山乡镇主攻肉牛、肉羊和优质牧草,推动战略性主导产业规模化扩张,发展集约化经营,培育名品、精品,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发肉鸡、菌菇和特色水产养殖,培育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二是做强加工龙头企业。坚持“扶强、扶优、扶大”的原则,抓好现有龙头企业发展。特别要支持那些经营机制好、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辐射面广,与农户关系密切的龙头企业,集中精力做大做强。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果蔬饮品、畜禽产品加工,向农畜产品加工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三是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要引导龙头企业、大户能人、乡村组织和涉农服务单位兴办各类服务实体,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与此同时,要引导一些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以入股或租赁的方式固化原料生产基地,把农民的土地纳入企业集中经营管理,建立企业、农户之间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逐步形成紧密型利益联合体。通过创新完善运作机制,促进土地向业主集中,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程度。

3、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按照《酒泉市加快城市化发展纲要》的精神和要求,全力配合实施城区道路交通、供水排污、垃圾处理、热电联供、文体设施、绿化亮化等十大工程,不断加强街道、社区建设,拓宽社区服务领域,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与中心城市配套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结合我区的实际来看,开发建设小城镇必须要突出重点、择优发展。综合分析六个建制镇发展的基础条件、人口资源状况和区位优势,我们认为,目前清水、总寨和西洞已初步建起了工业小区,为小城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均地处312国道沿线,区位优势明显。尤其是西洞镇,大部分处于城市规划控制区以内,具备优先发展的条件,应该体现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与城市配套发展;金佛寺镇人口相对较多,在沿山区域具有区位优势,对周边乡镇辐射带动能力相对较强;上坝镇虽然人口较多,但距离总寨镇很近,工业基础薄弱,应与总寨镇联合发展;三墩镇基础条件相对薄弱,而且随着酒航路的开通,区位优势被逐步弱化,辐射半径较小。因此,建议优先发展清水、总寨、西洞、金佛寺四个小城镇。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科学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要结合当地和周边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特色、区域特点等,准确定位小城镇发展方向,尽快修编小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和建设详规,用于指导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保持建设的连续性。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在政府投资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和利用镇区资源,积极建立以民间投资、招商引资为主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实施道路、水电、供暖、环卫和工业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改善基础条件,增强集聚生产要素和经济要素的能力。三是积极培育小城镇的支柱产业。高度重视小城镇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发展,把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紧密结合,加快发展工业小区和第三产业,走好强工促农、兴商建镇的路子,聚集生产要素,繁荣镇区经济,增强小城镇自我发展的能力。力争到2015年,把四个小城镇建设成设施完善、功能配套、主业突出,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次区域中心,人口分别达到6000人以上。
  4、实施城郊开发战略,培育发展城郊经济带。城郊开发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从现状看,我区城郊资源的开发利用很不充分,一方面,表现在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集中辐射在城郊,但利用效率不高,没有完全起到推动城郊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现在城郊大量的果园、水域、湿地、生态风光和闲滩空地等开发层次不高,利用不充分。实施城郊开发战略,就是要充分发挥城郊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对运行效率低下、甚至闲置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使城郊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达到致富农民的目的。今后一个时期,城郊开发建设要突出走好三条路子:一是借城开发的路子。充分利用城市的技术、信息、市场和人才,开发科技附加值高的产业和产品,在做强园区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产奶牛、无公害蔬菜、小商品生产和面向城市的服务项目,逐步把城郊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二是借路辟景的路子。充分利用酒航路、酒嘉路、酒金路和312国道交通便利、人流集中的条件,开发建设休闲旅游景点,带动城郊旅游业发展。一方面以汉唐博物馆、法幢寺、北郊公园、植物园、西汉胜迹园和“天外天”太空城为重点,对环城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集中整合、综合利用,形成规模宏大、档次较高的核心旅游景区。另一方面,以海马泉的开发建设为龙头,利用周边水域开发休闲旅游景点,逐步形成功能配套的湿地保护景区;以清水河沿岸开发为重点,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民俗风情游览景点,形成生态风光旅游景区。三是借景生财的路子。在抓好主景区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政策和机制,吸引更多的民间投资参与城郊旅游开发,利用一些闲散的果园、水域等兴办农家乐园。鼓励农民依托旅游景区(点)发展餐饮、娱乐项目,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和外来人口到农村度假、休闲、消费,繁荣城郊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同时,要统筹考虑景区(点)开发与农户小康住宅建设的问题,可以在景区(点)内适量布局一些高标准小康住宅,以缓解城郊用地的矛盾,推动农村康居工程建设。

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关于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