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的调查报告(4)

2011-10-29 15:15

  三是解决了一批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农村社会大局的稳定。通过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县、乡、村干部了解了农村存在的问题和存在的矛盾,并以此为突破口,积极化解矛盾,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减少了信访量,促进了农村的稳定。朝歌镇西坛村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之后,镇党委针对该村历史遗留问题多、热点难点问题多、班子内部不团结的状况,迅速派驻了由一名党委副书记牵头的工作组,通过认真走访干部、党员和群众,查阅大量有关档案资料,对32条问题全部进行了调查处理。为让群众满意,在下次“村情民意恳谈会”上,镇党委领导进村将32条问题处理情况如实向全体党员、群众代表进行了反馈。该村党员黄改兰、村民代表冯二孩拍手称赞说:咱西坛的事也处理了,以前的旧事再也不提了,以后还一心一意搞经济吧。目前,全县已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570多个。同时,全县还对群众反映需要较长时间解决的农田灌溉及人畜吃水、校舍改造及师资力量薄弱、道路维修等350条问题,分别制定出相应措施,正在着手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个别问题,如西部山区电视无信号或信号弱等向群众作了解释工作,对有些属于政策宣传不到位的,如土地调整、退耕还林补偿等问题向群众认真宣传了国家有关政策。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后,广大群众的气顺了,劲足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了。

  四是进一步理清了经济发展思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村情民意恳谈会”,乡村干部根据了解到的情况,结合农村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认真分析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矛盾和制约因素,与农民一起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问题,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北阳镇卧羊湾村包村干部何彬在恳谈会上了解到群众有利用地处云梦山风景区地理位置优势发展经济的愿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领20余户村民学习蛋壳壁画和剪纸等工艺品制作艺术,发展旅游产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西岗乡通过“恳谈会”发现群众想致富但缺乏技术、资金和科技知识等问题,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为群众送去《河南科技报》、《农家参谋》等农业科技书籍,并邀请省农学院专家来乡传授山药、莲菜等特色农业技术,今年以来,全乡380户农民种植特色农产品780亩,平均每户年增收3000元。

  四、几点启示

  实践证明,x县实行“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的做法,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转变干部作风、做好农村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在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必须从现阶段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寻找最佳的途径和载体。建立起健全的联系群众的制度,是新形势下实现党的群众工作目标不可缺的要素之一。与群众建立密切关系,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畅通党群干部密切联系的绿色通道,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摩擦,增强亲和力。“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拓宽了民主渠道,让群众有苦能诉,有理能讲,有话能说,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愿望,解决了过去有话没地方、没机会说,说了也没人听、不顶用等问题,加强了党群干群之间思想的沟通,交流了感情,消除了隔阂,实现和维护好了群众的利益,因而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启示之二:在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以群众满意为最终目标。实践证明,坚持走群众路线,始终保持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解决农村各种矛盾的关键。只有与农民群众的关系顺了,感情深了,各种困难和矛盾才能应刃而解,各项工作才能得到顺利开展。“村情民意恳谈会”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具体落实到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增加农民收入上,知民之所想,察民之所虑,解民之所忧,为民之所需,是党和政府倾听群众呼声、及时把握社情民意、接受群众监督、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让群众体会党和政府是真心为自己解决问题的,怨气也就没有了,情绪也就理顺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也就落实到了实处。

关于建立“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的调查报告(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环境调查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