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可以举一个例子。今年8月上这期的《格言》有一篇题为《铁锹的技术含量》的文章,介绍了美国著名的发明家和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佛拉德里克·泰勒对铁锹进行研究改造,并给工厂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原来需要600人干的活,现在只需要140人,物料装卸费用节省了50%,而在产料岗位上工作的工人工资却增加了60%。”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假设未改革以前每个工人的日工资是1美元,那么600人就需要支付600美元,改革后就是1.6美元,140人需要支付224美元。假设物料装卸费用为50美元,改革后就是25美元。所以,在未改革之前,泰勒要为他的工厂每天支付的费用为600+50=650美元;而改革之后,每天支付的费用为224+25=249美元,节省了61.6%,给工人的工资上涨了60%,这里差不太多,但是从数额上看,节省了401美元却只为工人上涨了84美元。另外,所节省的费用与节省的工资相差无几,反而产生了460人的剩余劳动力,意味着增加了大约3.3倍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可以用于扩大生产规模,也可以用于轮流工作,所创造的价值就是原先的4倍!但是工人的工资是原来的1.6倍,——工人还是被剥削着!
2.工人阶级生活状况在我们看来,美国工人高收入,低支出,生活很是殷实,用一组数据来说明一下:
就说在中国月入八千,在美国也月入八千,拿物价做一个比较。
在美国买辆奔驰E-320,50000元,相当于半年多的工资。
在中国买辆奔驰E-320,980000元,相当于十年多的工资。
在美国买双意大利皮鞋,50元上下。
在中国买双意大利皮鞋,1500元上下。
在美国租一套三居室,1000元上下。
在中国租一套三居室,2000元上下。
在美国吃份麦当劳的巨无霸,4元。
在中国吃份麦当劳的巨无霸,20元。
在美国置套好点儿的西服,500块差不多了。
在中国置套好点儿的西服,2000块还不够。
在美国买台苹果G5计算机,顶死了1500。
在中国买台苹果G5计算机,怎么也要30000。
在美国买斤瘦猪肉,三元。
在中国买斤瘦猪肉,十元。
在美国订一个大生日蛋糕:二十元。
在中国订一个大生日蛋糕:二百元。
在美国买一课哈根达斯,三块!
在中国买一课哈根达斯,六十!
在美国HolidayInn,七、八十块。
在中国HolidayInn,七、八百块。
在美国加满一箱汽油,三十块足够。
在中国加满一箱汽油,三百块也足够。
在美国买套2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要花50万。
在中国买套2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要花250万。
在美国办一年的有效签证,120元。
在中国办一年的有效签证,1240元。
在美国用手机,一个月50块基本可以随便打。
在中国用手机,一个月5000块基本可以随便打。
在美国看电影;新大片儿:8块!
在中国看电影;新大片儿:50!
在美国买件羊绒衫,差不多100元。
在中国买件羊绒衫,差不多1000元。
这是一位在美国生活过的华人的文章中写的,应该比较可信。
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如此一来不就是说,美国工人生活得非常好,衣食无忧,根本不用担心食不果腹、流离失所,也就没有阶级矛盾可言吗?
我们要看到,在美国这样一个国家里,诸如上述日用品,都是从世界各地进口的。美国有着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可比拟的经济实力,所以美国民众也有着强大的购买力。在世界上,美工就像一个货商,世界就是他的市场,他总能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东西。美国便宜的东西都是可贸易品,即可以进口、也可以出口的产品。超市里的食品和水果可以从墨西哥进口;汽车可以从日本和德国进口;沃尔玛里面卖的几乎每一样东西都可以从中国进口;房子使用的土地不能进口,但造房子的建筑材料都可以进口;等等。而对于本国生产的商品,既印有“madeinUSA”字样的商品,BUBBERY,一件衬衣200多美金,大约是同档次品牌但产自发展中国家的衬衣的三到四倍。这样的衣服当然也是有人买的,但已远非普通美国百姓所能接受。尤其是人工服务,如理发中等价位也要14美元外加2美元小费,折合人民币120元,是北京的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