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开发区和园区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考察过程中,感到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在土地资源奇缺的情况下,从省市,到县区乃至乡村、企业,层层都在大规模搞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出口加工区等,办得红红火火,成效十分显著。广州市南沙开发区占地面积797平方公里,苏州工业园区占地面积达260平方公里,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77平方公里,虎门镇和长安镇都分别办了占地面积30—40平方公里的工业开发区和旅游开发区,南山村创办了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的东海经济园区,青岛海尔集团在海内外设有10个工业园。目前,这些开发区和园区已经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台,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有的地方开发区和园区的经济总量已占到当地经济总量的30%以上,甚至更高。如,浦东新区成立以来,重点建设了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和外高桥保税区四个开发区。2002年,新区GDP达到1251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25%;工业总产值达到2190亿元,占全市的50.8%。浦东开发区成为了上海市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去年完成GDP115亿元,财政收入12.5亿元,进出口总额55亿美元,县级开发区相当于整个松原市的产值。
二、几点启示及差距
通过考察学习,我们感到,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确有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更主要的是他们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结果。他们在实践中积累和探索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第一,解放思想是发展的根本。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快的根本原因是思想解放。当然南方有许多北方不可比的条件,气候比较好,地理位置比较好,招商引资条件比我们优越,同样的条件,大家愿意到南方投资,不愿意到北方来,这里面我觉得还是客观的原因。我觉得南方的观念确确实实比我们新,南方人的思维观念特点接近于西方的思维观念特点。他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树得牢,在行动上体现得充分,“谋发展、促发展、求发展、比发展”的氛围十分浓厚。与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到处充满着开放、竞争、创新的现代文化气息。尤其是那里的人们市场意识浓,经济活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功夫下在了开发市场、培育市场上。而我们往往还是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习惯于有什么资源生产什么产品,生产出产品再找销路、找市场。他们发展经济眼界宽,思路广,站位高,不仅站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研究发展,而且着眼于全国、全世界的角度来谋划自己的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发展措施。特别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这些地区的干部群众敢闯敢干,敢于突破,敢为天下先,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实现了许多全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如,浙江省嘉善县是一个不产木材的县份,但他们思想解放,采取逆向思维,着力打造木材加工业,从1987年第一家胶合板企业诞生起,只用了短短十几年时间,木材加工企业就已发展到325家,形成了年加工300万立方米的生产能力,从业人员3万多人,去年全县木业实现产值87亿元、利税3亿元,在一个不产木材的地方,却建成了全国第一大木材加工业大县,创造了“零资源经济”的发展模式。这在我们理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他们却干成了,实现了无中生有。杭州正大青春宝集团,打破国有企业人事制度,全国优秀企业家、70岁的冯根生先生,当企业经理35年,现在虽然已过退休年龄,但仍然被聘为企业总经理。这些都是他们思想解放、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结果。
第二,扩大开放是发展的条件。学习考察中,我们感到这些地区发展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扩大开放,扩大开放为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他们始终坚持把资本驱动与资源驱动、技术驱动、知识驱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有力地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地区招商引资力度大、效果好。如,昆山市采取了落实招商引资指标,举办招商月,聘请招商员,建立数码城市系统等有效措施,招商引资工作十分显著。去年,昆山市每天实现三个“一千万”,即招商引资1000万美元、外贸出口1000万美元、财政收入1000万元人民币,今年这三项指标又有新突破,招商引资和外贸出口都达到了1500万美元,财政收入实现1500万元人民币。现在,全市已累计批准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项目3001个,合同利用外资达到16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7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中有25家在昆山落户。目前,外资企业的产出带动效应充分显现出来,全市财政收入的60%、销售和利税的75%、工业投资的85%、自营出口总额的98%均来自外资企业。通过大量引进外资,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