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划管理上,我们始终坚持“严”字当头,严格审批程序、严禁暗箱作业,严把“一书两证”的审批关,加大违法建设的遏制力度。今年以来,为全面实现“十一五”城市规划的总目标,全面提升城市档次,我们采取了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在对老城9.3平方公里的审批项目进行彻底核查的基础上,突出把滨河两路打造成太原的“外滩”为重点,加大违法建设的遏制力度,对所有在建工程进行了重新核审,对主体完工的项目,重新审查外观立面,为我市加强城市管理整治违法建设、严厉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户外广告的治理上,我们按照“减量、提档、升级”的原则,会同相关部门多次对我市建设路、迎宾路、长风大街、迎泽大街等二十多条主要街道沿线和火车站前、五一广场等重要场所的户外广告设置状况进行了联合检查,确定了100多处违法户外广告,共拆除灯箱广告约1530块,总面积达8700多平方米。在户外广告拍卖中,从2002年7月举行太原市第一次户外广告阵地使用权公开拍卖至今,共举行9次大型户外广告阵地使用权公开拍卖,共拍卖户外广告3921块,总面积达到9万多平方米,现场成交价款累计2.16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规划编制上,上半年来,我们在2005年完成总规修编前期“六个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正在编制《太原市总体规划(2006——2020)》、《太原市综合交通规划(2004——2020)》、《太原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在三个大的规划编制中,我们紧紧围绕年初编制完成的太原市“十一五”期间城市规划,以构建大太原经济圈为总目标,突出汾河景观、文化品位、立体交通、新区引领的城市特色,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建设的“四个重新定位”。几个月来,为构建大太原经济圈,我们积极配合省市6月上海洽谈会和7月港洽会各项准备工作,重点抓了9大项46小项的近期重点招商项目规划。重点从提升文化品位入手,注重城市“一带二片”的规划,打造精品片区。以汾河为轴线,打造太原的“外滩”。规划以会展中心、市政中心、大剧院,以及规划建设音乐厅、博物馆等一批文化事业建筑为品牌的长风文化商务区,努力把晋祠——晋阳湖地区建成集风景、文化旅游高科技高尚社区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和太原富士康影视文化产业园。从恢复历史文化名城的角度,立足于恢复“五个历史文化景区”,重新整合五一广场,提升周边城市设计,加大晋祠、崇善寺、文庙、龙潭公园及城西水系的规划整治力度。为把我市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宜居新型城市,从以人为本的角度,重新规划“五个广场”,建设东山枣园新区、汾东新区,以实现新区引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市环城高速公路目前已全部建成,以滨河东西路为快速通道,主干道为骨架的十纵十横的棋盘式路网格局基本形成。通过一系列的规划建设,以全面提升省会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加快太原经济圈发展,真正使太原做到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为太原的长远发展绘制新的宏伟蓝图。
在信访接待上,我们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为人民群众服务至上,以及从源头上解决矛盾的原则,热情接待、积极解决。今年我们专门设立了信访接待室,建立健全了局领导接待和各业务处长值班制度,制定了回访回函制度;局党组书记代表规划系统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上向全市人民做出廉政服务承诺;局行评办加大对干部职工的监督检查力度;局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按时参加电视、电台等《行风热线》栏目,现场解答问题;发挥城市规划监督员作用。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今年群众上访的现象明显减少,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8%、及时率98%,“12319”考核我局连续数次排名第一。在今年8月政风行风面对面活动中,有关媒体反映了黎氏阁家俱广场在迎泽桥西无证违章建设大型户外广告牌,遮挡居民采光一事。局广告规划处及时联合市执法局进行了现场认定,当场明确了规划意见,并在最短时间内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拆除。同时,我们今年在解决奥林花园和城西水系居民上访过程中,均得到群众和媒体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