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促进企业改进生产和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内部审计通过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审查,通过对有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揭示差异,分析差异形成的因素,评价经营业绩,总结经济活动的规律,从中揭示未被充分利用的人财物的内部潜力,并提出改进措施,可以极大地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4、监督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以维护企业的合法经济权益
同外部审计一样,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内部审计产生的前提,确定各个受托责任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也是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内部审计通过查明各责任者是否完成了应负经济责任的各项指标(诸如利润、产值、品种、质量等),这些指标是否真实可靠,有无不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的短期行为等,既可以对责任者的工作进行正确评价,也能够揭示责任人与整个企业的正当权益,也利于维护有关各方的合法经济权益。
5、监控财产的安全,促进企业财产物资的保值增值
财产物资是企业进行各种活动的基础。内部审计通过对财产物资的经常性监督、检查,可以有效及时地发现问题,指出财产物资管理中的漏洞,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或提醒有关部门加强财产物资管理,努力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并实现其保值、增值。
综上所述:现代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应该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最终是帮助组织实现其预定目标。
(三)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内容与方法要准确定位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要不断发展和壮大,必须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从过去注重审计多少次,查处多少问题的地毯式覆盖转变到注重风险领域;二是审计从重检查转变为重预防;三是从逐部门审计转变为全业务过程审计;四是审计的着眼点从查错纠弊的合规性审计转到真实、合法、效益和内控制度的全方位审计。为实现上述四个转变,民营企业目前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民营企业要围绕企业经营的安全性,加强风险管理审计
改变审计观念,加强和改善风险管理已成为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因素,当然也就成了民营企业管理当局十分关注的问题。风险管理是指识别风险并设计控制风险的方法,其核心是将没有预计到的未来事项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风险管理首先要求在组织中发现那些高风险暴露的领域,对高风险暴露点的识别要通过对组织的分析进行,这种分析既包括审计人员客观的金额测试,也包括主观的判断。其次将分析的结果与认为可接受的风险的金额水平相比较,最后实施必要的变革,使组织的风险暴露水平,与其所设定的目标相一致风险管理所涉及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包括投资风险管理、外汇风险管理、利率风险管理、商品价格风险管理等。
关于风险防范措施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培训管理人员,向他们讲授风险及预防知识;(2)通过参加管理层会议,提出建议推动风险的防范;(3)在系统开发设计阶段便介入,以便充分考虑系统风险预防措施;(4)过程变化;(5)应有的关注;(6)持续监控;(7)与管理人员就交易检查等事项进行沟通。
2、民营企业要围绕规范化建设,加强内控制度评审
现代企业制度下,民营企业有充分生产经营自主权,其主体法人化,利益市场化,迫使民营企业必须建立一个健全的控制机制,内部审计正符合民营企业控制机制的需要。我省以股份制和集团公司为重要组合形式的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企业日益增多,日益呈现出民营企业资本结构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经营范围广泛化、管理层次多极化。企业最高管理层再也无法像创业时期那样对经营管理状况进行经常性的直接检查监督。防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夜崩盘”,应通过建立严密的、完善的控制系统,严格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畅通的运行机制,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机构作为民营企业的职能部门,是企业系统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控制形式相比,更具有全面性、公正性、独立性和权威性,并且内部审计独立于其它控制系统之外,是对其他控制的一种再控制,内部审计人员本身不参与生产经营,不参与专业管理,具有超脱地位,能客观公正地将有关建议向企业高层管理部门报告,以控制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各项管理职能有序、高效地进行。因而内部审计应着重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严密性、完善性,管理规章制度科学性、完整性,方法措施适应性、有效性。通过检查分析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漏洞,及早提醒经营管理者采取措施加以改进,起到标本兼治,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实践证明,任何企业的经济活动,凡是控制良好,业务处理正确程度高,效益就高,错弊情况就少;反之正确程度就低,效率就底,错弊情况就多。内部审计人员应利用其相对超脱的地位,可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适当,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是否贯彻执行,对执行的效果作出客观评价,以帮助企业最高管理当局更全面、合理地设计、安排内部控制,发挥内部控制的应有作用,以督促总公司众多的下属企业和部门执行总公司经营方针、经营思想、经营策略等,不断提高经营效果。超脱的地位和综合性的评价职能,使内部审计具备为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多种服务的机会与能力,发现其他职能部门所难以发现的问题,更能从全局出发,提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为民营企业最高决策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