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市场双建工程经验交流材料-努力构建农村新型流通网络—范文

2010-06-17 23:52

农村市场“双建工程”经验交流材料——政府推动 市场运作 努力构建农村新型流通网络
    国家商务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开拓农村市场的重大举措。重庆市结合自身实际,相应实施了农村市场“双建工程”。我市紧紧抓住作为全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重庆市农村市场“双建工程”试点县(市)这一重大契机,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密切配合、企业积极参与,大力推进农村新型流通网络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大力推动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
    一是认清形势,统一认识。我市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但受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思想的影响,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已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十分薄弱,商品双向流通渠道十分不畅,农民买难、卖难问题还相当突出,不仅严重影响农民增收、农村致富、农业发展,而且严重制约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对生产、生活资料的需求不断增加,消费观念不断转变,建立、发展和完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已势在必行。为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实施农村市场“双建工程”,对于加快农村现代化流通体系建设,提高农村流通商品质量,促进工副产品和农副产品双向流通,增加农民收入,更好地服务“三农”,都有着重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明确提出了“商贸活市”的战略思路,牢固树立“大开放、大流通、大商贸、大市场”的发展观念,把农村市场“双建工程”试点工作作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政府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机构,抽调20多名机关干部深入镇村负责具体工作指导,安排了10万元的专项工作经费和50万元启动资金,为农村市场“双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是科学规划,明确目标。为构建以连锁经营为载体的农村新型流通网络体系,根据农村市场“双建工程”的要求,我们组织商贸、供销、农业等部门组成调研组,深入农村基层,对全市农村商品市场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对农村商品市场、网点布局、农民的收入状况以及农村的消费水平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在此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多方面、多渠道征求意见,高标准制定了农家店的发展规划,同时还提出了配送体系建设规划。计划到2007年全市发展市级商品配送中心2个,镇级连锁超市30个(各镇至少建1个镇级配送中心或具有配送功能的镇级连锁超市,同时对人口较多,购买力较强的镇级超市要求营业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村级农家店1000个,经营范围涵盖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和废旧物资等方面,力争实现连锁经营网点在全市所有镇村全覆盖。同时,各试点企业也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各自发展的目标和措施,为加快推进农村市场“双建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出台政策,引导发展。为保障农村市场“双建工程”的顺利实施,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在特许经营、证照办理、税费优惠等方面出台了相关地方扶持政策。如:税务部门对销售额不到起征点的村级农家店不征税;工商部门对列入试点范围的农家店减半收取个体工商户行管费;其它有关部门对列入试点范围的农家店,在办理证照和实施抽检时,按低线收取行政性规费;农村信用联社对列入试点范围的配送企业、连锁超市和农家店,在放贷上给予支持;有关部门对列入试点范围的农家店申请经营政策性业务的,应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等。政府优惠政策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试点企业和加盟农家店的积极性,政府引导对试点工作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农村市场双建工程经验交流材料-努力构建农村新型流通网络—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加强基层管理经验交流的情况汇报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