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节约文化底蕴 走节能降耗之路(3)

2010-06-17 20:27

    采取创新管理模式用电,实现有效控制。针对深冷装置由燃机改为大功率高压电机和丙烷机的投产运行,装置自身耗电量大幅度上升的实际,我们不断优化整合员工的管理行为,依靠创新管理模式保证管理高水平,促进管理高效益。  

    一是建立“装置优化运行”的管理方法。经过对大队所有用电设备深入调查摸底,摸清每一台设备的电耗量、与装置匹配情况以及用电时间等,通过精细分析与调整,优化匹配参数,合理配套设备运行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装置优化运行,保证了最佳用电方案的有效实施。每次高压电动机启动时,启动电流非常大,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因此,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深冷、浅冷力争做到不频繁启机。通过优化装置运行,合理配比压缩机的运行台数和北I-1“吃气”量,尽量减少高压电动机的启停次数,从而,有效地降低电能损耗。  

    二是建立“用电优先”管理方法。节约文化促进了各基层单位管理增效的积极性。大队三个产能站普遍采取了这个办法,他们根据装置的生产运行参数,及时合理地控制高、低压电机的负荷,降低了电机的耗电量。对于空冷器电机的运行采用变频器控制,根据工艺参数要求科学、合理调整频率、转速,合理启、停,不仅保证设备安全平稳运行,而且还降低耗电量。浅冷停产后,萨中生水用量减少,来水压力完全能满足整个萨中用水,通过工艺改造,停运了三台水泵,仅此一项年节约用电十万多度。  
    三是建立“关键要素控制”管理方法。大队加强对防窃电工作的管理力度,建立大队、站队两级防窃电组织机构,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我们以对外转供电为重点,加强对影响电耗的关键要素控制,严格履行转供电审批手续,禁止任何个人私自接电。对所辖区域内的电器设备详细检查,加强对外转供电能表的管理,防止出现窃电现象。对路灯、厂房、办公室等低压照明系统,要求各站队严格管理,根据天气、季节的变化,设专人负责,及时关闭,有效地杜绝了长明灯现象,减少了电能消耗。  

    采取优化生产管理用气,实现有效控制。我们大队的自耗气主要用于原稳装置加热炉、水暖锅炉及导热油炉,每年消耗大量商品气。因为是装置本身供热用气,控制达标很难。今年为实现自耗气不超的目标,大队采取优化用气方案的做法,达到精细管理。主要采取三项措施:一是优化生产运行,根据轻烃产量指标,及时调整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燃气量。导热油炉按照干燥器出口露点合格的标准运行,从而达到节约目的。二是优化锅炉自身运行状态,根据加热炉需求的供热参数、来油量、含水情况及时调整加热炉火嘴燃烧数量,避免燃料气浪费。三是优化采暖环境温度,根据日温度变化和室内温度,及时调整锅炉出水温度,减少燃气量消耗。  

    节约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推动力,使我们大队走上了“降耗增效”的成功之路,2006年,大队在能耗成本的节余上有了很大的成效,节水23万吨、节电40万度,自耗气的用量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天然气商品率由年初计划的80.87%上升到82.74%。今后我们还要不断完善推行节约文化,推进节能型企业建设和发展。


借节约文化底蕴 走节能降耗之路(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服务型工商创建活动经验材料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